3月9日,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濰坊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取得的成效。記者從會上獲悉,濰坊突出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每年梳理在建重點文旅項目100個以上,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雙招雙引實現歷史性突破,成功引進諸城雪松恐龍探索王國等一批重點項目。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是對一個城市版權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濰坊以實施版權“創造、運用、管理、保護”四大工程為重點,力爭到2022年創建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

獲評國家一級文化館10家、等級館數量居全省前列
“十三五”時期,濰坊積極推動行政管理機構改革,完成市、縣兩級文化和旅游機構合并。創新事業單位機構設置,單設副處級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新設正處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組建市級投融資平臺。大力實施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雙十工程”。4個項目獲山東省政府文化創新獎。
新創作一大批文藝精品,《失卻的銀婚》《板橋縣令》參加全國基層院團戲曲匯演。《失卻的銀婚》入選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文藝精品工程”。市美術館展出項目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目錄。國家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正式獲批入選山東省2019年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濰坊聾啞學校“非遺手工藝項目職業教育實踐案例”獲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實踐案例。全國年畫發展聯盟落戶濰坊,連續兩年承辦年畫傳承發展大會。
獲評國家一級文化館10家、一級圖書館9家,等級館數量居全省前列。濰坊被列為山東首批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市,公共文化服務考核始終居全省前列。扎實推進“廁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廁所987座。連續兩年囊括“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系列活動全部四項第一,被評為山東省全民閱讀示范市。每年送戲下鄉演出6000多場次、放映公益電影7萬多場。4個鎮入選全省“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典型鄉鎮。
確保版權登記量年增長率15%以上,培育一批知名版權品牌和龍頭企業
全國版權示范城市體現一個城市的科學發展理念、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發展水平和城市核心競爭力。濰坊以實施版權“創造、運用、管理、保護”四大工程為重點,力爭到2022年創建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
2021年將深入實施版權創新創造工程。加強版權作品登記,確保版權登記量年增長率15%以上。培育版權創新企業,培育一批知名版權品牌和龍頭企業。積極打造版權創新產業集群,開展版權示范單位(園區)評選。
聘請版權知名機構編制《濰坊市版權產業發展規劃》,組織相關企業參加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大力扶持家庭教育、婚紗攝影、紡織服裝、書畫、藝術品等領域版權項目轉化實施。探索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版權質押融資實施,拓寬投融資渠道。
加快完善版權管理體制,健全覆蓋市縣鄉三級的版權服務體系,著力加強市、縣兩級版權管理工作職能,依托鎮街文化站、文化大院等設立版權工作站,積極在重點行業、企業、園區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版權工作站。培育發展版權中介機構和社會組織:盡快研究建立版權保護協會和版權糾紛調解人民委員會等組織機構。繼續培育打造高水平版權服務平臺。
推進軟件正版化,完善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正版軟件管理長效機制。持續加大侵權盜版打擊力度,開展“劍網”“秋風”“護苗”等專項執法行動,強化大案要案辦理。盡快完善出臺著作權糾紛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和司法訴訟(簡稱“三調一訴”)實施辦法,探索更加便捷、高效的著作權糾紛化解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