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事關民生大計。1月1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結合煙臺市食品藥品重點工作任務,市食藥安辦會同各相關單位共同起草了《全市近期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要點》,提出全面推進4個方面的23項具體工作,推動將“四個最嚴”要求落實情況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各縣市區督查和市食藥安委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的內容,確保全市食品藥品安全。

  下一步,煙臺市將深入開展十大行動,全力打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堅戰。組織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超標糧食處置、食用農產品快檢室建設、校園食品安全守護、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餐飲質量安全提升、保健食品專項整治、進口食品“國門守護”等十大攻堅行動,全面安排部署本年度的攻堅行動任務措施。

  堅持產管并重,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能力。強化標準引領,年內組織完成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76項、省市地方標準68項。強化過程嚴管,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持續實施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農產品和食品年抽檢量保持在5批次/千人以上。加大對血液制品、無菌植入性醫療器械、嬰幼兒化妝品等重點產品及藥品零售企業等重點企業和區域的監管力度。加強對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額溫槍等疫情防控用藥品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強化執法辦案,完善食安、農安、公安“三安聯動”機制,優化行刑銜接機制,開展“昆侖2020”、落實“四個最嚴”行動、藥品使用專項執法行動等,鞏固深化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加大刑事和行政處罰力度。強化疫苗監管,建立完善疫苗監管質量管理體系,提升疫苗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大對疫苗質量和預防接種活動的監督檢查力度。

  在扶持和服務食品藥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煙臺市將深化“食安煙臺”品牌建設,全面推進食品生產經營電子證書管理。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生豬屠宰場建設,全市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到90%以上。加快推進蘋果·果業產業技術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大力發展專業化、規模化冷鏈物流企業,鼓勵餐飲服務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和中央廚房。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貫徹落實《關于促進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建設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的實施意見》,推動煙臺市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發,并在市內實現產業化,鼓勵企業積極申請國際國內認證。強化對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促進醫藥企業與研發機構的技術合作。落實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在招標采購、臨床應用時,允許過評仿制藥與原研藥在同一平臺競爭。同品種過評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在招標采購等方面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推動中藥傳承發展,持續推動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調劑使用,簡化調劑手續,延長調劑時間。加強政策激勵和品牌引領,建設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環渤海藥物高等研究院,進一步強化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究,加快高層次人才集聚。

  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重在落實。煙臺市將落實黨政同責,推動將“四個最嚴”要求落實情況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各縣市區督查和市食藥安委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的內容,明確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責任,加快實現各級監管隊伍裝備配備標準化,實施“智慧監管”。推進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嚴格落實《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督促生產經營企業建立追溯體系,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加強食品生產企業監管力度,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進行生產加工,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食品生產企業自查率達到100%,自查發現風險報告率達到100%。開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全面啟動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提升行動。強化示范創建,全域推進食品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活動,落實黨委、政府責任,持續保持創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