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
“十四五”期間,濟南將規劃建設黃河博物館等項目,建立具有泉城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1月10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文旅局局長郅良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采訪時表示,配合濟南市對黃河沿線的總體規劃,文旅部門正在做一個文化和旅游的專項策劃。
摸底黃河沿線文化遺產
打造一批文旅項目
“對濟南黃河沿線的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摸完底了,我們準備要建一個數字平臺,下一步大家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到這些文旅資料。”郅良表示,另外還正在策劃沿黃一些大的文旅項目,“比如濼口古鎮,濟陽最近也剛剛簽了一個黃河邊的大項目,包括濟南西部、章丘沿線的項目,都正在梳理和策劃。”
濟南曾多次提出重塑濼口古鎮,據了解,歷史上濼口古鎮是商貿繁華的重鎮,是黃河下游的重要碼頭。濟南開埠以后,濼口附近修建了黃河鐵路橋,還有“清濼小鐵路”,水陸運輸昌盛。隨著如今穿黃隧道東隧貫通,濼口片區也即將迎來改造,發展成為黃河南岸的城市新地標。
“十四五”期間,濟南將弘揚黃河文化,規劃建設黃河博物館等項目,建立具有泉城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加強與沿黃城市合作交流,策劃推出一批高端文化活動、精品旅游線路,聯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推動建設“山水圣人”中華文化樞軸。
“我們總體上想沿黃河打造一個旅游觀光度假帶,這些大項目要和沿線區縣一起聯手進行策劃和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也正在策劃建設黃河北的館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配套。”郅良表示,對于黃河沿線的項目下一步怎么發展和建設,還得要和周邊的區縣進一步討論。
“‘十四五’期間要重點搶抓機遇,來推動我們整個黃河沿線的發展,作為文旅部門是責無旁貸的。”郅良表示。

打造南山文旅高地
“大泰山”提上日程
南部山區文旅產業的發展,也是今年濟南文旅發展的重點。日前,南部山區提出要對標文化濟南,打造南山文旅高地。圍繞“山水圣人”中華文化樞軸,把四門塔景區與柳埠街道小城鎮一體謀劃建設,打造為國家級文化休閑旅游示范區,培育打造葦溝、百草園等精品民宿和“泉鄉藥谷”“南北道谷”“唐營溪谷”等鄉村旅游線路。
“具體的一些項目我們也正在跟南部山區對接。”郅良表示,“南美不光是生態美,產業也要美,根據我的理解,主要是發展綠色產業,主導的就是文旅產業,康養和現代高效農業。
另外,隨著濟泰一體化的推進,兩地正加快“山水圣人”中華文化樞軸建設推廣步伐,以文旅合作為突破口,推進濟南南部山區、泰山景區協作發展,共建“大泰山”旅游圈。
“隨著南山交通的通達性不斷增強,未來整個南部山區‘大泰山’這一塊的打造,我們都會提到議事日程上。”郅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