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原標題:臨沂市沂水縣的“諸葛鎮”,到底與“諸葛姓”有沒有關系?
魯網12月31日訊 從臨沂市沂水縣的城區出發,向北沿著通往沂源縣方向的229省道行駛,當走到跋山水庫的北面時,就會來到一個規模很大的鄉鎮,它的名字叫做“諸葛鎮”。
或許是因為諸葛亮太有名的緣故,很多從這里路過的朋友,都會不由自主地把“諸葛鎮”和“諸葛亮”聯系在一起。
(沂水縣和諸葛鎮的位置示意)
不過,到鎮上一打聽才知道,實際上這里并不是復姓諸葛的聚居地。而筆者此前向臨沂諸葛氏族譜研究者請教時也曾提到過沂水縣諸葛鎮,對方的回答也很明確:“諸葛鎮沒有姓諸葛的人。”
既然沒有諸葛姓,那么“諸葛鎮”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鄉鎮的名字一般是根據駐地村而來,因此,“諸葛”這個地名就要從諸葛鎮駐地大諸葛村說起。
值得一提的是,帶有“諸葛”的名稱卻沒有諸葛姓的情況在臨沂地區并不鮮見。蘭山區的白沙埠鎮轄區內,就有一個叫做“諸葛城”的村莊,那里同樣沒有姓諸葛的人。而根據史料記載,諸葛城的名字是因為傳說古代諸葛家族曾在此居住而得名。也就是說,這里雖然現在沒有諸葛姓,但在歷史上還是與諸葛姓有關的。
那么,沂水縣的“諸葛鎮”是否屬于這種情況呢?
根據史料的記載,諸葛亮是瑯琊陽都人?,樼鹂ゑv地曾在臨沂,這個沒有什么爭議,但“陽都”是哪里?研究者卻說法不一。
在明代,沂蒙地區的著名文人公鼐(蒙陰人)曾寫了一篇《陽都辯》,他分析認為:陽都城的舊址應該在沂水縣境內。
不過,明代的沂水縣跟現在的沂水縣不是一個概念。公鼐分析的地點,是在老沂水縣的南部,也就是后來的沂南縣境內,這也是沂南縣有“諸葛亮故里”之稱的原因。
因此,老沂水縣雖然與諸葛家族有關,但“諸葛鎮”位于北部,方位上并不符合。
查詢沂水縣地名資料對于“大諸葛村”的解釋,也未提到諸葛姓的情況,反而推測說可能是因為諧音演變而來。
根據地名資料的記載,明初朱、高兩姓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居住,以姓氏取名為“朱高”,后來演變為“朱郭”。在清代的《沂水縣志》中,曾提到了距城六十里有朱郭集。大概到了清代中后期,朱郭演變為了“諸葛”,具體原因暫不清楚。后來附近又有了一個諸葛村,根據規模大小,就叫做大諸葛村和小諸葛村。
按照這一個解釋看,諸葛鎮與“諸葛姓”并無關系,這里的歷史也無法追溯到漢代。
不過,雖然歷史并非太悠久,但大諸葛村的位置處在沂水縣城到東里、南麻之間,交通相對便利,從明清時期開始,這里就成為一處物流集散的集市,比較繁華,這也為后來成為鄉鎮駐地打下了基礎。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沂水縣不僅有諸葛鄉,還有諸葛區。到了現在,諸葛鎮也是沂水縣乃至臨沂市一個比較有名的大鄉鎮。(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