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東營警方緊盯命案積案追逃目標,心系群眾,持續發力,多警聯動合成作戰,落地抓捕與大數據支撐雙管齊下,成功將潛逃15年搶劫命案積案逃犯于某抓捕歸案。

搶劫殺人后拋尸黃河,嫌疑人于某案發后潛逃
據時任墾利縣公安局110接警員的民警介紹,2006年1月份的一天,正在整理接警臺賬的她,突然接到群眾報警稱黃河里好像漂著一個人。接警經驗豐富的民警意識到,這問題肯定很嚴重。于是,她第一時間同時轉警至派出所和刑警大隊。
經民警現場勘查發現,漂浮的是一具男性尸體,身體有刀傷且用繩子綁著兩塊石頭,初步斷定為他殺拋尸。民警迅速向周邊市縣兄弟單位發函,請求對無名尸進行協查。很快,從淄博警方傳來消息,稱有一體貌特征極其相似的出租車司機于不久前失蹤。經辨認,確為一人。隨著案件線索的不斷深入,在市、縣兩級警方的共同努力下,犯罪嫌疑人王某、陳某歸案,并分別被判處死刑和死刑緩期執行。但于某就像人間蒸發一般,蹤影全無。

隱姓埋名,15年逃亡日夜煎熬
2004年左右,于某從聊城老家來到東營打工,一無學歷二無技術三無勤勞的他只能在飯店里做一些打雜的工作,工資不高且地位低下。平時,閑來沒事就和老鄉王某去泡網吧,在網吧里還結識了陳某等不少新的朋友,他們一起上網、一起看電影、一起聊故事情節,尤其是電影里古惑仔暴力、血腥、殘忍的場面,時刻充斥著他們的神經,讓他們躍躍欲試地想干點兒事情。
2005年12月31日凌晨,月黑風高,天寒地凍,于某、王某、陳某三人按照先前自導自演的情景,竄至淄博市搶劫一輛出租車并持刀將駕駛員殺害后,開車至墾利拋尸黃河。案發后,于某與另外2名同案犯罪嫌疑人天各一方,四處逃亡。誠惶誠恐的于某有家不能回,有親不能顧,逃離東營后來到了青島。他不敢用身份證,不敢用手機聯系家人,也不敢到正規企業打工。這時,身上的錢所剩無幾,溫飽都成了大問題,他只能靠隱姓埋名在一家小快餐打工。期間,一旦遇到核查身份,或者需要登記身份信息時,他只能編個理由辭工,為此,有時只能是白干活不等領到工錢就嚇跑了。即使沒人核查身份,他也不敢在同一個地方打工太久,生怕和工友們交往多了不小心暴露自己。平日里,更是見到警察就躲,聽到警笛就慌,碰到警車就跑,從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天都在擔驚受怕中煎熬。
逃亡在外的于某幾經輾轉,一晃就是數年。他打聽到兩名同伙的下場,以為“這么多年了,估計不會再追我了”。于是,他化名“于洋”悄悄潛回東營,在這個自認為“最安全的地方”躲藏了起來,當上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宅男”。

鍥而不舍,幾代民警接續終將逃犯緝捕歸案
2006年,墾利警方將于某上網追逃。十幾年來,市、區兩級公安機關一直沒有放棄對于某的抓捕。面對信息線索匱乏等抓捕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困難,刑偵、技偵、網安、情報等多警種多部門聯動,合成作戰,知難而進,反復對于某的社會關系等進行全面梳理分析,先后輾轉廣東、貴州等數省十余地市進行核查。
今年11月28日,東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專班民警研判發現,疑似在逃人員于某在東營某地出現。民警在寥寥幾條相關信息中精準梳理出一條有價值的線索,并依此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于某的落腳點。12月19日,市區兩級公安機關組織收網抓捕,在東營一小區內將于某抓獲歸案。面對民警的抓捕,于某沒有過多的反抗,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為。
15年的縝密研判、抽絲剝繭,15年的鍥而不舍、前赴后繼,15年的千里追蹤、天涯覓跡,終于迎來了撥云見日的時刻,將兇手繩之以法,讓死者沉冤昭雪!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