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省衛健委介紹“十三五”時期山東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全省共擁有中醫類衛生健康機構5072個,建設中醫醫院357家。

  “十三五”以來,山東省以傳承發展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實現中醫藥強省為目標,全省中醫藥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大幅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中醫藥跨界融合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中醫藥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明顯增強,中醫藥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獨特作用不斷顯現,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中醫藥服務。

  目前,全省共擁有中醫類衛生健康機構5072個,建設中醫醫院357家。全省16市101個縣(市、區)設置了政府辦中醫醫院,96%以上的二級政府辦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傳染病醫院設立了中醫科。

  建成基層中醫館、國醫堂2027個,99%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8%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積極探索深化醫改中醫藥路徑。不斷深化中醫藥優勢病種收付費改革,累計節省患者及醫保費用兩億余元,取得了“患者少花錢、醫院增收入、醫保減支出、中醫特色得發揮”四方共贏的良好效果。縣域中醫醫共體建設成效顯著,全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81個,納入基層醫療機構388個,建設遠程醫療服務網絡45個。

  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在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中,我省注重發揮中醫藥預防作用,累計為重點人群提供中藥預防湯劑183萬劑。優化完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遴選審批7個中藥制劑疫情期間在全省調劑使用,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832例,參與治療率達98.1%。全省共有59家中醫醫院分10批次派出185名醫療護理人員支援湖北前線,助力打贏湖北保衛戰。

  扎實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中醫藥文化引領事業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打造齊魯中醫藥文化品牌。創新實施中醫藥“三經傳承”戰略,深入開展全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齊魯醫派中醫學術流派建設,累計創建國家級、省級傳承工作室216個,培養各類傳承人才5000余名。

  著力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成立了山東省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書記劉家義擔任組長,省長李干杰擔任第一副組長。省委編委印發《關于加強中醫藥行政機構和促進單位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確定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擔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一名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擔任副局長,設立5個中醫藥相關處室,增加行政編制15名。中醫藥工作被納入了《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今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11月25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中醫藥大會,將中醫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進行謀劃部署,推動構建大健康、大科研、大教育、大產業的服務體系和工作格局。

  下一步,將深入推進中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療效,更加注重質量,更加注重融合,更加注重生態,聚力實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中醫藥科技創新工程、齊魯中醫藥名品工程、中醫藥人才建設工程、中醫藥文化弘揚傳承工程、中醫藥生態建設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快打造中醫藥科研高地、醫療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文化高地,爭創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積極培育國家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努力實現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