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有在家里住過,家里的水管閥門也是關閉的,但除去個別月份外,每月都產生了用水量,甚至其中一個月的用水量竟高達50立方米,遇上這樣的事,市民彭女士有些莫名其妙,而且想到要支付這“不合理”的水費,她感到實在冤枉。

近日,家住西城祥河小區的彭女士在辦理供暖時,被告知需要提供水電交費記錄,于是,她便查詢了家里的用水情況。然而,當彭女士看到這一年的用水賬單后禁不住吃了一驚。原來,從用水賬單中顯示,在2019年10月——2020年9月一年時間里,彭女士家除了2019年11、12月份以及2020年4、5、7月份沒有產生用水量外,其他月份均有1—9立方米不等的用水量,而且在2020年1月份的用水量達到了50立方米。
彭女士告訴記者,為了孩子上學問題,她在2019年10月份租了這套房子,因為是提前一年租房,除了在2020年1月份跟女兒在此住了一周(白天)外,其他時間家里根本沒住過人。“我出門時特意把水閘給關了,按理來說,關閉水閘后家里也就停水了,可在此期間還是有4個月產生了1立方米的用水量,我更想不通的是今年1月份竟用了50立方米的水,那幾天除了洗漱外,也就是洗碗做飯時用到水,絕對用不了這么多的水。”
該棟樓的其他住戶也紛紛表示自己家有時也存在莫名其妙用水的情況。為此,一樓的住戶特意帶著記者做了一個現場實驗,他將家里所有用水的設備全部關閉后,查看水表是否會轉動。最后,經過實驗發現,該住戶在家里明明沒有用水的情況下,樓下的水表卻也在緩慢的轉動。
同時,彭女士也表達了一個新的疑惑,她說:“我特意觀察過,有時其他家用水時,我家的水表也會跟著輕微的轉動,其他表不轉了我家的水表也不轉了,但是我家的水管閥門明明是關著的,這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面對這莫名其妙產生的用水量,彭女士懷疑是水表出了問題,接著,她電話聯系到了負責小區水費繳納的魯辰水務公司,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后表示,祥河小區的水表和閥門是在去年12月份統一更換的,設備都是檢測過的,靈敏度高,不會出現問題,針對彭女士提出多出的用水量該找誰解決時,魯辰水務公司工作人員稱,他們的管轄的范圍是“水表前”(從主管線到水表)部分,如果用水量出現問題是因為水表計數導致的,他們會承擔責任。如果水表是正常的,這件事則跟他們無關。

為證實水表正常與否,記者和彭女士將拆卸后的水表帶到了位于北二路的魯辰水務公司計量站做檢定,最終檢定結果顯示水表是正常的。
隨后,記者與彭女士又將此事告知物業。物業表示,“水表后”(住戶家管線到水表閥門)部分歸他們管轄,如果這一部分出現跑冒滴漏的情況可以找他們維修,但前提是“小區業主得告訴我們哪里壞了才能去修,原因得業主自己找,像眼前業主遇到的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辦法去解決”。
如今,彭女士和該樓的業主就陷入了無助的焦慮中了,“用水異常都說管不了,而要處理這件事還得讓一群不知所措的居民去找到原因,這不就是個死結么!”彭女士無奈地說。
家里水管閥門關了,水表為何還在轉?是居民家中用水時的跑冒滴漏,還是供水管線存在滴漏?“飛”來的水費該由誰來買單?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件的進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