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464個自管站“轉正”,“今年終于能過個暖冬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
在逐漸降低的氣溫中,濟南的正式供暖日即將來臨,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濟南不少小區的供熱主體換了“身份”。464個自管站(網)得到統一接管,20萬戶居民加入集中供熱,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們即將迎來一個溫暖的冬天。

80年代開始興起的自管站
部分還遭到“棄管”
10日,在位于濟南天橋區的天旺嘉園小區里,一座嶄新的換熱站已開始啟用。走進去,新的循環泵、換熱器、補水泵,一套新設備正在運行,開始進行的熱態調試已經讓小區居民家中的暖氣升溫,面對即將到來的供暖日,它正全力做著最后的準備。
在今年9月之前,這座換熱站還是小區自2003年交房起就使用的物業自管站。小區260戶居民多年來一直期盼加入城市集中供熱。
自管站,顧名思義就是由居民自我管理的熱交換站,一般由居民單位或物業等產權單位自主興建。它起源于80年代,在當時集中供熱還是一種“奢侈品”。
早前,集中供熱用戶多為單位或機關宿舍等,一些大的單位宿舍小區,往往自行建設換熱站并負責運行維修,采用掛表計量的方式,從熱企購買蒸汽換熱后,再給小區居民供暖。
在此次自管站接管開展之前,濟南全市中心城區共有987個自管站(網)。多年來,每到采暖季,市民反映的供熱問題中,很大一部分都與自管站相關。亂收費、供暖不達標、延遲供暖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自管站用戶。
相關建設單位普遍專業性不強,有的受利益驅使未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建設,加之后期維護管理不到位,設備及管網損壞嚴重,供熱期間管網漏水、水力失調現象等問題頻發。部分自管站為降低運行成本,擅自降低供熱流量或間歇運行,不按政府規定提前或延長供熱,臨時招聘非專業供熱服務人員,多年來居民投訴率居高不下。有的自管站還因物業矛盾、供熱設施年久失修等原因,遭受產權單位或物業公司棄管,嚴重影響轄區居民正常用熱。
“往年,自管站為節省開支,基本不參與主管網和換熱站的冷熱態調試,無法及早發現問題進行維修。待市政管網熱態調試完畢,自管站又倉促開啟管網閥門,可能導致整個供熱管網系統水力失調,影響供熱安全穩定運行。”濟南能源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到了采暖季運行期,自管站往往按照最低標準供熱,難以提供高標準供熱服務。
464個自管站得到接管
“一站一案”進行改造
“這是我們今年第一個開始接管的自管站。”濟南能源集團所屬濟南熱電北郊分公司生產技術處處長孫東威說,今年9月中旬,20多名施工人員開始進入天旺嘉園著手進行接管和改造,為了保證這里能像其他小區一樣按時保質供暖,他們加班加點,對原有的老舊供暖設施、管道進行升級改造,經過一個多月時間完成了這項工程。
針對供熱自管站這個幾十年來遺留的“老大難”,濟南市今年下定決心全力破解,打通供熱“腸梗阻”。
為此濟南市印發了《濟南市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導、統一運營、一網多源、提質增效”的整合思路,濟南中心城區住宅小區464個自管站(網)一次移交、分批改造,為20萬戶居民2000余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提供統一、專業的供熱服務。
按照實施方案,自管站的移交要在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另外,影響今冬供熱的住宅小區自管站(網)老舊設備設施將按照“一站一案”制定改造方案,優先改造年限較長、設施損壞嚴重的供熱設施,制定分批改造計劃,確保采暖季正常運行。
由于11月1日濟南各大熱源廠要開始進行熱態調試,數量龐多的自管站要在此之前全部完成接管實屬不易,不過早在10月9日,這464個自管站就已簽訂移交協議,比預計日期還提前了22天。
“在這次自管站接管中,居民都特別配合,這也是能夠快速推進的原因之一。像天旺嘉園就用一周左右時間完成了用戶協議的簽訂。”孫東威介紹。協議的簽訂也全部實現了電子化,用戶只需要在家中通過手機上傳房產證、身份證照片等材料就可以線上簽訂。
據了解,濟南能源集團所屬濟南熱電公司推出了“溫溫暖暖”APP,用戶可以在上面辦理熱費繳納、報修、簽訂電子合同、辦理退費、訂購熱電增值服務等。在自管站接管后的合同簽訂中,可以現場辦理電子合同簽訂,用戶用姓名和手機號驗證,然后把房產證拍了照,系統自動生成了合同,辦理完成用時不超過3分鐘。

“以前像這種大規模簽訂合同的工作是我們最頭疼的,房產信息核對、用戶信息核實、合同簽訂、為用戶發卡,每一項工作都需要高度集中精力,非常容易出現錯誤。現在應用大數據、人臉識別等高科技,實現了一部手機在手,用戶服務無憂,讓我們一線服務人員能騰出更多時間服務。”濟南熱電北郊分公司副經理王勇介紹。

供暖日全部達標供熱
2022年完成全部改造
“家里暖氣早就熱乎了。”住在天旺嘉園的居民賈女士今年73歲,因為腿腳不便很少出門,“一到冬天就盼著供暖,今年不光提前暖了起來,溫度還挺高,別提多開心了。”在賈女士家里的桌子上,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已達到24.3℃,在老年人占多數比例的老小區,能在正式供暖開始前就享受到“福利”,讓她和小區居民都感到格外溫暖。

“收編”后的自管站今年能不能按時保質地供暖,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10月17日,濟南能源集團舉行2020-2021年冬季雙氣保障迎峰動員大會,濟南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英表示,要確保11月15日464個住宅小區自管站(網)全部按期達標供熱。
濟南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管站(網)接管后,接管用戶將由能源集團所屬兩家供熱企業提供與現有服務用戶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的管家式用熱服務。“兩家供熱企業將提供診斷用戶家中不熱或漏水原因、過濾網清洗、指導和協助用戶排氣、室內溫度平衡調節的免費服務。同時,根據《山東省供熱條例》《關于居民供熱室內設施維修收費標準的通知》等有關規定,我們也可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專業化的有償服務。”
在應急搶修和人員保障方面,濟南能源集團供暖管家第一時間入駐自管站,全部實現服務到戶;與原物業公司合作,針對部分自管站(網)采取以供熱企業為主,物業公司為輔,平穩度過接管后的“磨合期”;針對物業公司無合作意向的自管站(網),增派季節工人數,保障冬季運行服務工作。
為應對自管站(網)接管后可能出現的各類應急搶修情況,兩家供熱企業增設38支共計400余人的專項搶修隊伍(由第三方施工單位安排人員組成),目前搶修材料已全部備齊,搶修設備定期檢查、保養,24小時待命,確保應急狀態下及時調配使用。
潘世英表示,今年是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的起步年,明年是攻堅年,將完成絕大多數改造;后年則是收尾年,將一鼓作氣,確保2022年11月15日前完成全部改造。
下一步,濟南能源集團將組織濟南熱力集團和濟南熱電公司根據接收后的自管站(網)設施設備狀況,按照“一站一案”原則,細化供熱設施改造方案,制定資金預算,優化工期計劃,健全改造檔案,滿足管網補水率的行業要求、信息化管理要求以及樓宇遠程控制要求,實現居民供熱系統“一戶一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