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東營市市場監管局于近日發布網購消費提示。據了解,2020年的“雙十一”與往年不同,分別推出了“雙十一搶先購”和商家預售活動,網購狂歡從11月1日起,已經開始推上高潮,各種優惠紛至沓來,為了提示廣大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要科學理性,按需購買,謹防因打折優惠而沖動消費,遠離各種網購“套路”,東營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網購消費提示。

  選擇正規平臺,謹防網絡欺詐

  盡量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等級較高、消費者評價較好的正規電商,謹防釣魚詐騙網站。要做到“四看”,一看是否有營業執照,二看商品是否合格,三看是否明碼標價,四看是否有聯系人和聯系方式。不隨意點擊網頁、手機中的不明鏈接和彈窗,不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不輕信抽獎、中獎信息,不輕易將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提供給他人,更不泄露手機動態驗證碼;盡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不與賣家私下約定交易方式,不輕信、接受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賬戶的理由和要求。

  慎重預付定金,謹防價格貓膩

  “雙十一搶先購”活動結束后,11月4日至11月10日,商家將再次推出預售活動,預售期間消費者需要先支付定金,11月11號再支付尾款,這樣才能享受到立減10元等優惠活動。但消費者在預付定金時需要慎重,要注意‘定金’不等于‘訂金’,一般情況下,預付的‘定金’是不可以退的。在網購支付時,消費者要通過平臺提供的正規支付渠道和正規流程進行購買,絕對不要輕信賣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鏈接或二維碼。

  不為低價所惑,倡導品質消費

  “雙十一”期間,電商往往以降價、打折、滿減、送贈品、抽獎等方式吸引消費者,但有些商家會“先漲價再打折”,誘導消費者購買,有些商品打折后甚至比活動前價格還高。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被所謂的低折扣迷惑,防止價格貓膩。要了解優惠券的使用范圍和時效,碰到虛假特價、商品超售等情況,要保留截圖,以便維權。多熟悉電商及相關經營者的常見價格手法,在參與網絡消費前,盡量先通過其他渠道了解所購產品的質量價格情況,不要相信使用絕對化用語的廣告宣傳,不被虛假折扣所迷惑,不被明顯低價所誤導,愿意為符合品質消費要求的產品買單,自覺遠離售假問題多發、整改態度力度差的電商平臺。

  用好法律權利,依法主動維權

  現在“直播購物”、“網紅帶貨”已成為時下流行的銷售方式,在給消費者帶來豐富的消費體驗和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質次價高、貨不對板、虛假宣傳、售后維權難等問題。消費者參與直播購物時,應優先選擇正規的直播平臺。下單前應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薦商品的來源、功能、質量以及效果。在下單后,要有意識地保留好商家信息、直播鏈接、下單憑證等等,防止商家刪除相關信息后難以恢復,給后期消費維權增加難度。一旦遇到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要依法主動維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