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濟南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類,不少社區也陸續引進了智能分類垃圾桶等相關設備。然而,家住市中區魯能領秀城27區的業主李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稱,小區里的分類垃圾桶全都被上了鎖,居民無法使用,完全成了擺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現場:

  分類亭垃圾桶被上鎖

  其余垃圾桶均能正常使用

  據魯能領秀城27區的業主李先生介紹,前不久他們小區剛引進了一些智能垃圾桶,并設置了垃圾分類亭,里面按照垃圾類型安裝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個垃圾桶,對此居民們都感到很高興,認為是一件環保的好事。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分類亭里的垃圾桶卻無法使用。“四個垃圾桶,全都被上了鎖。”李先生告訴記者,上周他來準備把家里攢積許久的廢舊電池扔到有害垃圾桶里時,卻發現四個垃圾桶全都被上了鎖,“好端端的垃圾桶為什么要上鎖?這不就成了擺設了么?”李先生疑惑地問道。

  23日上午,記者在小區看到,在27號樓東側嶄新的灰色亭子便是分類亭,里面整齊擺放了藍、紅、綠、灰四個顏色不同的的垃圾桶,每個垃圾桶上方空白處以及通身均貼有標識,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四個垃圾桶的桶口處均被上了鎖,無法打開投放垃圾。

  除了分類亭外,每個單元樓下都配備了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兩個垃圾桶,另外,在16、17、18、19號樓以及道路兩側還設有廚余垃圾桶或不可回收垃圾桶,均能正常使用。

  物業:

  分類亭主要作為宣傳試點

  增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為什么其他垃圾桶能正常使用,分類亭里的垃圾桶卻被上了鎖呢?23日下午,記者聯系到小區物業。

  對此,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回應,現在濟南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類,他們按照街道的要求,上個月采購了一批智能分類垃圾桶,在小區的入口處和顯眼位置設置了分類亭和信息公示亭。

  “首先,分類亭只是作為一個垃圾分類宣傳試點,向居民宣傳、引導垃圾分類,增強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并不是說每個單元樓下面都要按照這個標準設置分類垃圾桶。”另外,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并不具備垃圾分類回收的條件,他們也是在征求了十六里河環衛所的同意后才將分類亭里的垃圾桶上了鎖。“我們這邊的環衛所只有一輛垃圾車,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小區做好了前端的垃圾分類,到最后所有的垃圾還是混裝在一起被拉走,垃圾分類并未起到實質性作用。”

  上述工作人員稱,如果之后環衛所的垃圾車能夠分類運輸,他們也會考慮適時開放分類亭里的垃圾桶,“具體還要根據環衛所的安排。”

  環衛所:

  上鎖是實行定時投放

  并非閑置不用

  對此,十六里河環衛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置分類亭的目的確實主要是為了起到宣傳的作用,引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但同時也承擔了一定的垃圾投放作用。

  “可能是我們和小區物業在溝通上出現了偏差。”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處在實行垃圾分類的起步階段,很多居民對垃圾分類認識不夠,為了防止出現垃圾混扔的情況,又考慮到魯能領秀城小區內督桶員和分揀員配備不到位的實際情況,所以同意了小區將垃圾桶上鎖的行為,但并不是閑置不用,而是實施定時投放。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居民需要日收的垃圾有兩類,分別是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則是每月收集一次,“廚余垃圾是每天兩個小時集中投放,有害垃圾是每個月的第一個周集中投放,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居民垃圾混扔。”

  另外,該負責人表示,目前環衛所對垃圾實行分類運輸,并不會出現混裝、混運情況。

  “之后我們會加強和物業之間的溝通,督促他們盡快配備齊全相關設備以及督桶員和分揀員。”該負責人表示,他們也計劃舉辦一些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的活動,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玉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