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全域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實踐:全區新成立商務樓宇區域黨組織5家,紅色物業兜底管理156個老舊小區,新建改建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87處,面向“三類人員”公開選任12名村黨支部書記,成立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125家……隨著一項項舉措的付諸實施,黨建基礎被進一步夯實、各方力量正進一步凝聚。

固本強基,方能行穩致遠。緊扣發展大局抓黨建,今年,東港區以黨建工作攻堅統領全區“十大攻堅”行動,系統謀劃、全域推進,推動基層黨建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為高質量發展鍛造堅強戰斗堡壘。

“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任何時候都要扛牢主責、抓嚴主業、當好主角。”東港區委書記王世波表示,“只有黨建工作強起來、實起來、硬起來,各項工作才能抓得緊、干得好、走得穩”。

系統謀劃,擰緊全域提升“壓力閥”

月月專題研究,周周調度,日日巡查———在全區黨建責任機制的倒逼之下,這已成為東港各地各單位常態。

按照“系統化思維”“工程化管理”理念,東港區把重點任務分解為具體項目,讓軟任務變成硬指標,有效壓實責任鏈條,確保各項工作整體推進。

突出一套體系“領”。成立由區委副書記任組長的黨的建設工作專班,建立以“系統推進、全域提升”為核心,以組織覆蓋、隊伍建設、活動開展、制度落實、基礎保障全面提升為重點,以落實基層黨建21項任務為落腳點的“一核心、五提升、六大工程”推進體系。

注重三本臺賬“促”。對述職評議點評、巡視反饋、基層黨建難點問題進行系統梳理,按照“整改有目標、推進有措施、落實有責任、完成有時限”的要求,分別建立工作臺賬,明確21個方面40項重點任務、128項具體措施,堅持周調度、月例會,拉緊時間軸、倒排任務表,已解決問題106項,占比82%。

強化線上線下“督”。在線上,利用“燈塔—黨建在線”等平臺,對村干部坐班值班、組織生活落實、三務公開等進行定期抽查,下發通報16期,反饋問題89條。在線下,以“沉一線、查問題、促提升”為主題,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督導調研月行動,對發現的共性問題、個性問題,一張單子落到底,倒逼基層把黨建任務緊緊抓在手上。

筑強堡壘,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源”

“兩委”定下來的事情,在具體落實中卻走了樣,村干群存在隔閡,村里發展停滯不前。提起班子弱的苦頭,剛剛從幾年前的“窮”亂”局面走出來的后村鎮曲河北嶺村黨員干部頗有體會。

為解決這個村的班子問題,東港區委派“第一書記”進駐,從一件件實事抓起,帶領班子將柏油路、戶戶通修到了各家各戶門口,村民拍手叫好。而由此創新實施的“黨群心連心”服務制度也被長久地保留了下來。去年這個村僅用兩個月就在全鎮率先完成了“三資”清繳。

班子軟弱渙散、村莊發展滯后,曲河北嶺村并不是唯一。年初,東港區9個鎮、街道成立由黨委書記掛帥的工作專班,對29個軟弱渙散村由區、鎮、街道班子成員倒排正包,開展治軟、治弱、治窮、治亂專項整頓,調整村班子23個,化解難點問題86起。

同時,采取村提議、社區把脈、鎮街評估、區直部門會診“四級黨組織聯動”方式,對全區445名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主任“一肩挑”情況進行綜合研判,建立59個重點村工作臺賬,調整村主職干部45人。

農村班子強不強,關鍵還要看村子富不富。東港區大力推進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出臺了涉及17個部門、58條事項服務清單,成立5個專項工作組,組建86人輔導員隊伍,制定了合作社運行管理辦法,指導成立合作社125家;實施“四聯四促”行動,推進村村合作、村企“聯姻”,促成融合發展項目21個。截至7月,全區有258個村集體收入超過了10萬元,占53.6%。

觸角延伸,踏實城市治理“聚力點”

有一段時間,日照街道凌云社區書記田彥芳處于焦灼狀態:上有千條線,全壓在了社區幾位干部一針穿,城市管理、社區服務壓力越來越大。

然而,隨著城市網格化的推行,這一問題迎刃而解。從去年開始,東港區啟動精致社區建設“紅色引領”工程,縱向上,按照“支部建在網格”模式,建立區委、3個街道、61個社區、306個網格、1081個小區聯動組織體系,實現“一張網絡聯五級”。橫向上,以街道、社區、網格三級黨建聯席會為紐帶,構建起街道黨工委、384家共建單位、363家物業公司、322支志愿服務隊、2.1萬名黨員聯動作戰的網格體系。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開展了“黨建帶群建,防控在一線”活動,筑牢了主城區紅色防線。

有了這張“紅色網絡”,在城市管理、社區服務等工作中,街道不再唱獨角戲。該區成立區物業服務行業黨委,推廣公司管理、村企聯合等六種模式,363個物業項目與社區簽訂共建協議、納入網格支部管理;召開社區紅色物業聯盟會、網格“紅色議事會”170余次,協調解決各類問題800余起。成立老舊小區托管工作專班,為178個老舊小區安裝了道閘,選擇市環衛集團、卓越物業等紅色物業,全覆蓋管理156個老舊小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在面上推開的同時,也在向各行各業的深層次延伸。該區整合13個涉企部門資源,制定41條樓宇服務清單,區級配備樓宇黨群服務專員36名,健全班子成員包、部門單位聯、政務服務進“三線并進”機制,推行黨群一體化建設,實現17座商務樓宇、地標商圈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位于中央活力區核心位置的東港區海曲科創中心推行“五抓五聯”樓宇黨建服務模式,通過打造開放共享的黨群服務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全科式“樓小二”貼心服務,構建起以樓宇黨總支為核心,樓宇房產、物業、運營商、公安、企業、黨員共同參與樓宇發展的“六位一體”共建機制,凝聚了樓宇共建的強大合力。目前該中心已吸引包括天德集團、國科雙創在內的45家企業入駐,涵蓋人工智能、海洋科技、平臺經濟等多種新型業態。

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既是部門服務企業、黨員靠前紓困解難的“施工圖”,更是惠企惠民的“民生賬單”。針對疫情帶來的沖擊,東港區先后開展“銀企對接”“直播培訓”等活動60余場次,為800多家企業解決了用工、融資以及銷售難題。

來源:日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