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8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關于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
山東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姜龍介紹,資金是企業的血液,特別是目前疫情期間,資金短缺更是困擾企業的第一難題。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山東財政圍繞如何讓企業少出錢、早拿錢、借到錢,切實解決企業資金困難,采取了四項措施:
一是減少企業資金占用。12月底前,完成政府采購誠信體系建設,不再向誠信記錄良好的供應商收取投標保證金。供應商可以用銀行、保險公司出具的保函提交履約保證金,鼓勵采購人對誠信供應商免收履約保證金或減低繳納比例,以信用管理替代資金質押。
二是預付供應商部分資金。要求采購人在合同簽訂生效且具備實施條件后5個工作日內支付預付款,預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額的30%。采購項目實施以人工投入為主的,可適當降低預付款比例,但不得低于10%。
三是及時支付合同款。在政府采購合同履行完成后,對滿足合同約定支付條件的,要求采購人在收到發票后5個工作日內支付資金。
四是助力企業融資。會同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開發“政采貸”金融產品,企業可以憑借政府采購合同所蘊含的政府信用,不需要其它任何抵押,就可以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緩解企業的融資難題。
閃電新聞記者 米雪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