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東營元素”還真不少。

  ●“推動鋼鐵、焦化、地煉、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地煉看山東,山東地煉看東營。”去年,我市扎實開展化工園區和監控點認定,新認定省級化工園區4家,全市7家化工園區全部通過省級認定。園區擴區邁出實質性步伐,河口藍色經濟產業園擴至41.87平方公里,東營港化工產業園擴至35.85平方公里。積極開展化工重點監控點認定,新發藥業、石大勝華、利華益維遠化工3家通過省級認定,22家企業已公示。同時,按照《山東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推進相關危化企業搬遷。

  ●“新培育省級產業互聯網平臺70家”

  我市企業東營誠成物流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的“全國危險品物流大數據分析處理中心”獲批2019年度省級產業互聯網示范平臺。

  ●“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高端石化研究院、稀土催化研究院等相繼揭牌,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達到22家”

  2019年8月9日,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落戶我市,多方致力于打造稀土催化行業創新創業共同體;12月7日,“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研發與產業孵化基地開工奠基暨數據中心啟用儀式”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稀土催化產業前行的號角已然吹響,黃河三角洲之濱再添一雙騰飛的羽翼。

  ●“整合組建省港口集團”

  2019年8月6日,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在青島正式掛牌成立,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和渤海灣港四大港口整合為一。其中,東營港被整合在渤海灣港口集團中。

  ●“新增省級田園綜合體28個”

  2019年12月23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19年省級田園綜合體創建資格項目名單,我市墾利區華澳大地田園綜合體位列其中。

  ●“新增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63家”

  我市企業山東道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山東省海洋分子靶向藥物與綠色制造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獲評。

  ●“黃河灘區27個外遷社區主體全部封頂,28個新建村臺完成淤筑”

  據1月13日下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情況媒體見面會消息,灘區遷建相關市縣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大力實施安置社區和產業園區“兩區同建”,增強遷建區域經濟發展后勁,引領群眾增收致富,努力保障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去年,我市完成12個黃河灘區村的舊村臺改造。

  ●“省機場管理集團掛牌成立”

  2019年2月27日,省機場管理集團揭牌儀式舉行。東營勝利機場亦在整合之列。

  ●“大力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多網合一、一網運行”的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把“夯實基層基礎”三年行動計劃拓展提升為“創新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去年以來,我市按照“一格一員、一員多能”的標準,配備了一支6100余人的專職網格員隊伍,在全省率先實現網格員全部專職化管理。

  ●“開工京滬高鐵二通道”

  2019年,京滬高鐵二通道天津—東營—濰坊段、濟南—濱州—東營高鐵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長深高速廣饒至高青段、東青高速何官互通立交工程建成通車,濟南—高青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德大鐵路東營段、東營港疏港鐵路試運行,東營港南防波堤、10萬噸級航道導堤完成主體,2個10萬噸級泊位開工建設,東營機場通航城市增至15個——多方發力下,我市“立體交通”打開了新天地。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集中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項目,重點抓好日照先進鋼鐵制造基地、重汽智能網聯重卡、一汽華東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威聯化學等產業升級項目,山東國瓷5G關鍵材料、有研大尺寸硅材料、浪潮云計算裝備、中船重工船用發動機等前沿引領項目”

  2019年,我市威聯化學PX項目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儲備轉規劃的項目開工建設,為全市形成煉化一體化格局打開了通道。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5G用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主要生產5G通信用高端陶瓷材料和5G用高穩定性元器件。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利潤1.8億元,稅收6000萬元。

  ●“探索金融支持東營高質量發展改革舉措”

  2019年12月11日,金融支持東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省直有關部門、省金融機構負責人等齊聚東營,高規格的對話引來了金融“活水”,此次會議是全省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風險、深化改革發展的具體體現。

  ●“高標準打造30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

  我市推進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的總體思路是——

  緊緊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這條主線,以服務支撐產業優化升級作為主攻方向,堅持體制機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相結合,凝聚油地校三方力量,加快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的集聚整合,著力打造一批模式多樣、機制靈活、運轉高效、特色突出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力爭3年內1-2個進入全省30家重點支持的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10個左右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

  ●“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龍頭。搶抓重大歷史機遇,扛牢重大責任使命,高水平編制規劃實施方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一批重大事項。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沿黃國土綜合保護,狠抓黃河水體、河岸、河口、黃河故道系統治理,實施好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建設好東營河口濕地、濟齊濕地,高標準抓好黃河下游防洪工程、東平湖滯洪區安居工程,高水平建設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心,規劃建設千里生態廊帶,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深化與沿黃省份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區域協作機制,構建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勇當黃河流域對外開放橋頭堡和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東營作為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承載著重要使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我市將搶抓歷史機遇,從建設國家綠色循環能源石化基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濕地城市、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示范區、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四個方面,再創東營發展的新優勢,東營的發展前景美好可期。記者 劉冬輝

  (東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