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臺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 學徒在學習期享受工資待遇
勞動者技能與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一直是橫在勞動技能教育中的一道坎,如何應對“招工難、就業難”的就業結構性矛盾,實現產教深度融合,讓求職者和企業獲得雙贏?
企業新型學徒制——一種政府引導下將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相結合,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教育模式應時而生。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獲悉,煙臺市企業新型學徒制推進動員會召開,就全市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進行了部署,會上明確,到2020年底,我市力爭培養企業新型學徒1500名。
企業新型學徒的培養對象為與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技能崗位新招用和轉崗人員,企業可結合生產實際自主確定培養對象。企業應與學徒簽訂培養協議,明確培訓目標、內容與期限、考核評價和雙方權責等內容。從具體培養方式上看,企業和培訓機構是學徒培養的“雙主體”,企業是學徒的用人單位和培養主體,培訓機構是學徒的教育培訓主體。
培訓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實行全日制教育的技工院校對學徒進行非全日制學籍注冊,實行學分制管理,完成規定學習任務的,頒發相應畢業證書。技工院校要制訂相應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可以適當放寬技工教育學制年限、課時要求,但不得少于2年。
學徒培訓期滿,企業應對每個學徒培訓期間的表現情況和培訓結果是否合格出具書面考核鑒定意見,作為培訓考核的主要依據。
企業按照合作協議約定向培訓機構支付培訓費用,承擔帶徒任務的企業導師享受導師帶徒津貼。學徒在學習培訓期間,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工資。
據悉,我省是全國企業新型學徒制12個試點省市之一,2015年10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制定出臺《山東省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方案》。該方案明確,在2015年至2017年,將在全省選擇15家左右大中型企業和有實力技工院校作為雙師聯合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的試點單位,每家企業選拔100人左右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
煙臺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作為全省試點單位之一,組織煙臺市技師學院到山東麗鵬包裝有限公司調研,了解企業需求,積極與企業溝通,邀請企業專家到學院實踐教學現場,最后雙方形成了具有較強操作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學院派專業教師到企業理論授課,選擇技能水平高的企業職工擔任師傅。依托企業的技能專家和我院的優秀師資力量,實行“企業導師+專業老師”雙師制,讓學徒理論與實踐真正融合,1-2年時間內將學徒們提升到高級技能水平。(記者 夏丹 通訊員 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