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記者從煙臺市總工會獲悉,為貫徹落實全省職工全員創新工作現場推進會精神,12月17日下午,煙臺市總工會在煙臺船舶工業學校舉行煙臺市工匠孵化行動現場觀摩推進會。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黃亞林出席會議并講話,市總工會黨組成員、私營企業工會主席王文仁主持會議并宣讀了《關于命名第二批“煙臺工匠孵化基地”的通報》。

  近兩年來,各級工會和廣大職業院校深入推進煙臺工匠孵化行動,工匠培育和孵化工作呈現出加速推進、遍地開花之勢。目前,已打造“工匠孵化基地”58個,創建“工匠孵化工作室”(“工匠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2380多個。煙臺市先后涌現出1名輕工大國工匠、8名“齊魯大工匠”“齊魯工匠”、160多名市縣級工匠,職業院校培育1800多名“校園小工匠”。

  會議指出,要多措并舉、探索創新,不斷完善工匠孵化基地建設機制、工匠技能提升機制、工匠層級選樹機制和工匠政策激勵機制,努力營造學習工匠、崇尚工匠、爭當工匠的濃厚氛圍,著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

  多方聯動、各司其職,推動形成“煙臺工匠建設工程”的強大合力。縣市區工會要挑起“工匠建設”的重擔,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常青企業、百年老店和老字號企業作出工會的貢獻;職業院校要肩負起培育“校園工匠”的重任,廣泛開展校內練兵比武,組織參加全市、全省、全國各類大賽,讓學生在大賽中不斷成長成才、提升技能水平;企業工會要擔當起“工匠孵化”的使命,積極建設“工匠工作室”和“工匠孵化工作室”,廣泛開展“結對幫帶”“技能擂臺賽”活動,引導更多的一線職工學絕技、練絕招、干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