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規劃和用地管理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對濟南片區規劃和用地政策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業內人士稱,這意味著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土地及規劃正在加強,已具備方向和目標。
嚴控住宅土地審批
不符條件一律不安排用地
意見指出,為進一步優化自貿試驗區范圍用地格局,突出自貿試驗區發展特點,加強產業用地供給保障,嚴控產業類型,嚴控住宅用地審批。同時,為完善市級統籌機制,進一步支持自貿試驗區用地。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使用管理,凡不符合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產業政策、節約集約用地政策及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安排用地指標。
針對該意見,記者咨詢了國內資深地產土地投資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孫奎(化名)。孫奎告訴記者,此次意見的發布,意味著自貿區將以特色產業為突破口,突出發展產業,控制房地產開發。“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未來自貿試驗區內住宅供應量有限,在供應量減少的情況下,住宅在合理范圍內有一定升值。”孫奎說,但同時新建商品住宅開發將被嚴格控制,也再一次落實了房住不炒的政策。
據了解,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濟南片區的面積是37.99平方公里,主要涵蓋高新區核心區、國際金融城、唐冶核心區等三大片區,是濟南經濟最活躍、科技創新資源最聚集、產業發展最現代的區域。片區內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等產業,開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鼓勵存量工業用地轉為
新型產業用地
意見還指出,引導不符合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和土地低效利用的產業項目外遷。對需要外遷的在產工業項目,采取協議出讓方式進行異地安置,采取基準地價評估方式予以補償并依法收回。
鼓勵存量工業用地轉為工業標準廠房或新型產業用地。鼓勵提高自貿試驗區內工業、科研用地容積率。允許自貿試驗區內工業、科研用地按規定通過加層、改造、內部用地整理及擴建生產、倉儲、研發場所等方式提升集約化用地水平,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孫奎介紹,意見表明了自貿試驗區產業凈化的決心,通過項目外遷可以淘汰老舊產業,形成特色產業多元化的局面。“容積率的提高,改擴建不收費,一定程度鼓勵工業、科研用地進入改造和建設,提升自貿試驗區的城市面貌。
創新綜合用地供應模式
可實行差別化供地
此外,濟南片區還將采用創新綜合用地模式。所謂綜合用地,是指單一宗地具有兩類或兩類以上土地用途(商品住宅用地除外),且每類土地用途的地上建筑面積占地上總建筑面積10%以上(含)的用地,包括土地混合利用和建筑復合使用兩種類型。
濟南片區范圍內新增綜合用地按照主導用途對應的用地性質實行差別化供地。主導用途為商業等經營性用地的,采取公開招拍掛方式供地;主導用途為工業、倉儲物流、科研用地的,對其中的產業類項目用地可采取帶產業項目掛牌出讓方式供地。
綜合用地按照不同用途建筑面積分攤計算土地出讓金,其中兼容的公共服務設施計入總建筑面積,不計收土地出讓金,此舉將有利于減輕企業拿地成本,吸引企業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