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問診·夜經濟]探訪淄博夜生活,這里的夜有白天不一樣的精彩
編者按:
日前淄博市政府出臺意見,多舉措鼓勵發展夜經濟。在休閑娛樂產業日益發展的當下,夜生活逐漸成為市民剛需,夜經濟也備受重視。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問診淄博夜經濟》系列報道,探訪夜經濟現狀,找尋發展合理路徑,共同期待淄博夜經濟發展的春天。

夜經濟已經成為城市活力系數的風向標做一回,夜經濟越發達,城市經濟發展越具有活力,對于市民而言,夜色中更容易看清生活的方向感,市民通過享受夜生活褪去疲憊、放松身心,尋找最真實的自我如今淄博的夜生活又是怎樣的一種景象?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深入體驗淄博的夜生活,探訪夜經濟發展現狀。
夜生活主打餐飲,“練攤”成主要形式
燒烤是淄博的特色,受到市民普遍歡迎,“練攤”的大排檔形式也逐漸成為市民夜生活的主要方式,特別是在夏季,中心城區幾處大排檔異常火爆。
根據記者對市民的隨機調查,大部分市民晚上在外的消費主要以餐飲為主,中心城區的王府井、美食街、商業步行街、尚美第三城、以及各類大型商場,是淄博重點商圈,也是餐飲的聚集地。
人流量較多的地方,同樣也是餐廳聚集較多的地方,大型商場以大型餐飲為主,都是品牌連鎖加盟餐廳,美食街、商業步行街等地以中小型餐飲以及流動攤點為主,絕大多數是小吃店和小攤點。“我們會提前在網上搜索一些熱門餐廳,餐廳的口味、環境都很重要。”市民胡女士和朋友們告訴記者。
晚飯過后,市民通常會選擇逛街,找一家飲品店,手拿咖啡喝奶茶,拍出最好看的照片,在一起時吐槽白天發生的事,聊聊近期的微博熱搜,調侃自己的感情生活,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
熙熙攘攘的喧鬧聲、夾雜著酒瓶倒地的清脆聲響,新型烤架上的煙霧不再濃重嗆鼻,一縷白眼纏繞也絲毫不影響朋友之間的交流溝通。這便是淄博燒烤攤、大排檔的景象,在淄博,燒烤加啤酒已經成為了市民公認的特色美食。
張店區聯通路一家名為“蠻牛燒烤”的老板告訴記者,燒烤分為夏冬兩季,夏天最熱的時候客人十分多,吃飯時間也特別長,最長可以延至10點左右,秋冬季客人略少。“淄博燒烤在外地還是挺有名的,其他地方的燒烤都是現烤現上,不像我們可以一邊烤著吃,菜的種類也特別多。”
今年剛剛從成都的一所大學畢業的王先生回到淄博,帶著同窗四年的室友來到燒烤店烤著烤串、把酒言歡。“燒烤吃了千百次還是想吃,不是為了美食,更多是因為多年的習慣和氛圍。”
觀影唱K,夜生活少不了“精神消費”
除了“練攤”,看看電影唱唱歌也成為市民夜間生活的主要方式,這些娛樂方式不僅可以緩解白天的疲勞與壓力,更是消遣和交流的方式。
根據記者調查,淄博大型電影院大約在30個左右,隨著大型商場林立,電影院、游戲廳以及部分KTV選擇開在商場中,便于市民在飯前飯后娛樂更加便捷。
25歲的楊女士是一個十足的電影愛好者,一旦院線有新電影準備上映,楊女士會第一時間買好晚上6點鐘左右的票,等到下班去看。
“在工作日期間,除熱門電影外,晚上影廳中平均能坐滿5、6排,電影最晚到11點左右結束,幾乎很少有人會來看電影了。”美食街附近一家電影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唱歌是釋放壓力的很有效的方法、也朋友聚會的必選項目。”市民常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有時會在聚餐之后,再到KTV進行“第二場”。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KTV通常從中午12點開始營業,一直到凌晨兩三點。“晚間場較多的時候一般在周五到周日這幾天,生意好的時候能夠滿廂,但最近幾年很少有能夠通宵到第二天的了,晚間場人流量也有所減少。”尚美第三城中幾家KTV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凌晨不散場,未眠的人深夜尋找感情寄托
10點至12點,街上來往的行人和車輛稀少,不少人早早就回到了家中,這并不意味著淄博一天的結束。
“我們的營業時間從下午5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2點,顧客都是沖著自家釀的酒和安靜環境來的。”據共青團西路一家晚間營業的酒館老板介紹,8點至12點顧客較多,最多只能容納7、8個人的小酒館,客人點上一壺酒,或者靜坐,或者和自己閑聊交流。
據酒館老板介紹,在步行街一帶,也有不少“深夜食堂”式的小酒館在夜間營業,消費者多數不為美食,更多的是為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暫時寄存自己無處安放的精神情感。
濃烈的調酒、昏暗的燈光,過了零點,便是酒吧和迪廳的主場。
高濃度的酒精叩開市民白天壓抑許久的情緒大門,市民卸下白天的各種身份,在酒吧中談心聊天,夜間是人們情感最為脆弱的時候,烈酒麻木精神,卻催出了最為真摯直接的話語。
“休息的時候經常來酒吧,和朋友喝喝酒聊聊天,主要是放松一下自己。”作為酒吧常客,市民鄭先生告訴記者,酒吧等場所與其他娛樂場所不同,通過酒精能消除壓力,更容易與他人交心,獲得心靈慰藉。
幾家小吃的攤位依托酒吧、迪廳等夜間娛樂場所,也亮起了微弱的燈光,并排停在步行街一側的馬路邊開始了營業。“平時晚上就在10點左右到第二天凌晨5點開攤,來的人都是晚上在附近娛樂的人,或者晚上加班的公司職員,一晚上下來能賺300左右。”張店商業步行街南側,一家賣烤冷面的老板劉師傅告訴記者。
健康很重要,市民夜間選擇“動起來”
除吃飯、唱歌之外,近年來,蹦床、運動健身等逐漸受到市民青睞,“健康娛樂”逐漸興起。
酒足飯飽知乎,不少市民們會選擇密室逃脫、游戲廳等刺激性娛樂場所放松自己。蹦床館、星空館等網紅打卡場所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消費。
此外,運動消費也成為了較為流行夜間消費方式,酷愛運動健身的市民放棄了“大吃一場”而是在健身房、體育館,選擇用流汗放松自己。據齊盛賓館羽毛球場地的工作人員介紹,從晚上6點開始,場地就早早被預定滿,直到9點左右才陸續有人離開。
除了專業球館,健身房也成為市民夜間運動消費的主要方式張店華光路的先鋒健身俱樂部中,晚上也有許多人在健身房中“流汗”。市民沈先生晚上下班后,準時來到健身房減脂運動,釋放白天的工作壓力。
“年輕的時候喜歡熱鬧,現在年紀大了,不能和年輕人一樣折騰了,晚上和家人健健身、跑跑步,不僅對身體好,也可以靜下來思考。”一位市民告訴記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見習記者趙原雪王建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