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三年多的濕地公園,到現在也沒有成樣子,空著這么大一塊地多可惜啊!”日前,有萊蕪市民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11月4日,記者對市民口中的濕地公園進行探訪后了解到,目前400畝的公園長滿了雜草,很少有市民過來游玩。公園建設方萊蕪城發集團回應,因為資金短缺園區暫停運營,他們也希望把項目做下去。

三年前便動工建設
不過就熱鬧了一年
“不知道是咋回事,這個濕地公園從開始建,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還沒有影子,我們也在盼著呢!”11月4日上午,萊蕪區高莊街道任家莊村民李先生指著村北頭的一塊大工地惋惜地說。
任家莊北頭的那塊地目前已經是一片荒蕪,但在三年前還是自己村子里的土地。“當時政府說要建設一塊濕地,也沒有說名字,就把我們附近幾個村子的地給占了。我們村大約占了250畝,占了全部土地的一半,是這幾個村子占地最多的。”
萊泰高速穿任家莊而過,李先生口中的濕地就位于高速北側。李先生還記得2016年濕地開工的情景:“當年來了一大批人,機器設備也來了,干得熱火朝天,濕地公園里面修了路,還引來了水。一開始這里還有水,現在也沒有水了。”
位于任家莊東側的麻灣村也因為建設濕地而被占了地,不過面積比較小,僅用了十幾畝地。“我們村里的地用了已經三四年了,但是為啥停工我們也不知道。”麻灣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雖然不知道為何停工,李先生卻很關注村北側的濕地建設進度。“好長時間沒有人過來干活了,當年就熱鬧了一年,也有挖掘機也有鏟車,后來建得越來越慢,現在都沒有動靜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們也覺得很可惜。”
記者從高莊街道辦事處得知,除了上述兩個村子,還有東汶南村、坡草洼村以及吳家樓等村子的土地也因為這塊濕地被占了。

如今依舊沒有建完
公園內荒草一人高
這塊濕地公園位于牟汶河南側,4日上午,記者對這塊濕地進行了探訪。無人機航拍畫面顯示,該濕地南北長約兩百米,東西寬約1公里,位于牟汶河和萊泰高速中間。整個園區用藍色的鐵網圍著,不過市民都能夠自由出入。
目前院內長滿了荒草,有一人多高。有些地方還停放著當時施工的攪拌機以及留下的建筑材料,比如石塊、砂子等等。航拍畫面顯示,整個園區內修建了多條游園步道,材質為混凝土結構,保存狀況良好。
園區中間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只是湖內沒有水,里面都是一人多高的蘆葦。在湖的東西兩側還建設了漢白玉石橋。石橋長約五米,修得比較精致,石橋上還有浮雕。這座漢白玉石橋也算是院內為數不多的景觀建筑。
目前整個園區已經沒有了施工跡象,如果不經村民提醒,記者根本無法把這塊荒地與“濕地”聯系起來。不過,從園區內的一些警示標語來看,公園并非完全沒有人來管理。比如,在混凝土路上寫著“嚴禁倒垃圾罰500-1萬元”,“禁止取土挖沙違者罰款”。
記者沿著“公園管理處”的標示找到了一處房子。房子內有鋪蓋、插線板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看出來應該有人在此管理。不過記者在此等了大約一個小時,這些管理人員并沒有出現。

交通也很不方便
園內還有人養馬
記者探訪濕地公園的過程中發現,濕地公園整體上呈現比較原始的狀態,園內沒有其他的景觀設施,因此并沒有發現有多少游人來此游玩。而值得一提的是,該處濕地公園雖然距離萊泰高速很近,但是從市區到這里并不容易。
記者開車體驗,從萊蕪區長勺南路(省道234)來參觀濕地,需要右拐進入一條非常窄的農村道路。而這個路口為土路,并且拐角非常小,底盤低的大車想進入此處也比較麻煩。再加上該濕地公園位于萊蕪城郊結合部,也導致該處濕地慢慢荒蕪了下來。
航拍畫面顯示,濕地公園也同步建設了游覽的棧道,供游人休息的棚子,也有一些不大知道用途的房子。而值得一提的是,濕地公園向東西兩側延伸,是周邊村子的民房和蔬菜大棚。
而在濕地的東北方向,是一處面積上千平米的廣場。廣場對樹木和混凝土路面進行了設計,更像是該處濕地的入口。不過,這個廣場被綠色的圍擋圍住,村民并不能進入。而記者沿著牟汶河往東走,一些圍擋被破壞了寬約5米的大洞。
“這里也有人來這里玩,主要是老人帶著小孩子過來。”任家莊村民任先生家里有幾匹馬,因為濕地公園內草長得很旺盛,他現在每天就把馬牽過來放放。任先生說,這里施工三年了,他們村民也不知道啥名字。

每年一百萬支付土地租金
僅維持園區安全和保潔
任家莊村民李先生說:“當時占地的時候,每畝每年給我們農戶2000元。這幾年發錢雖然不是很準時的,倒是沒有拖欠過,今年的國慶節前剛發了,畢竟是官方的項目,當時也是政府過來談的。”
記者從任家莊、麻灣莊以及高莊街道辦事處了解到,村民口中的“官方”是萊蕪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發集團”)。4日下午,記者找到了城發集團,并對濕地公園的來龍去脈做了深入了解。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濕地公園的全名叫“大汶河農業嘉年華”,于2014年正式啟動。原計劃是2900畝,而最后僅僅流轉了任家莊等幾個村子大約400畝的土地。“拆除了樹木以及飯店,用了兩年時間。原計劃是2015年開園,但到2016年才拆遷完畢。”
2016年濕地公園算是正式開工,上述村民的說法也得到了印證。“不到1年時間把路網和水系建成了,建成后就圍了起來。現在由我們自己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保證園區的安全和衛生。”該負責人透露。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7月,山東體育學院休閑體育專業60名大學生來到萊蕪大汶河農業嘉年華進行野外露營活動,濕地公園算是迎來了首批游客。項目部負責人帶領大學生進行簡單介紹,大汶河農業嘉年華是城發集團在建的一個重要項目,是集農業采摘,農業體驗、農業開發于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園區。不過,迎來首批游客后,濕地公園便沒有了下一步的消息。
“現在我們每年給村民一百萬元的土地流轉費用,不過我們企業也很被動。因為按照當時的規劃,濕地公園是建成產學研一體、購樂游都具備的園區。之前做過市場調研,小學生可以來這里進行素質拓展,但是大巴車也進不去,實際條件束縛了目標的可達性。”該負責人介紹。
位列萊蕪十大為民實事
“我們也希望繼續下去”
大汶河是萊蕪的母親河,是保障萊蕪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提高大汶河建設發展水平,打造美麗大汶河,是萊蕪市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
2018年,萊蕪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萊蕪將多渠道開展招賓引客,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打造“長城故鄉”等旅游目的地品牌,推進齊長城沿線、大汶河沿岸、南部山區連片文化旅游帶建設。
而據記者了解到,大汶河農業嘉年華是2014年萊蕪市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大汶河農業嘉年華項目規劃中,也包括西海礦瑞、雙河薈萃、汶河人家等六個項目,同時,也有步行街、溫泉度假園、兒童樂園等娛樂休閑項目。
記者了解到,在建設濕地公園之前,萊蕪城發集團也做過市場調研。他們認為,濕地公園位于牟汶河南岸,毗鄰萊泰高速,交通位置比較優越。“萊蕪市區拍婚紗照,包括學校素質拓展都可以,還能輻射泰安。項目有可塑性,值得去做。而且萊蕪有商家借鑒了這種模式,發展得很好。”該負責人表示。
既然有市場,又有成功的范例,為何這處政府投資的濕地公園卻如此難產?記者了解到,當時萊蕪市僅僅列支了濕地公園2014年和2015年土地流轉費用以及拆遷費用,但是沒有建設費用,萊蕪城發集團得去市場上去融資。
“達到一定條件后,我們對濕地公園進行了封閉運營,但是投入資金巨大,400畝已經投資了2000萬元,如果繼續投資,我們很可能看不到成果。我們退而求其次,圍起來做好里面的安全和防護。”萊蕪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只能說這個項目可以去做,真正讓市場認可的還是得看消費者。公園的后期運營需要一大筆費用,但是沒有財政預算。我們也不希望這樣,我們也很希望做下去,濕地公園做起來后將會多方受益。”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