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上午,濟南槐蔭區(qū)公安分局振興街派出所戶籍科民警帶著慰問品,來到濟南市社會福利院,開辟綠色通道,為無證人員和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服務,集中采集他們的指紋和照片,辦理身份證件。

  5日上午9點30分,濟南市社會福利院一樓的活動室,槐蔭區(qū)公安分局振興街派出所戶籍科民警正在忙碌地調試設備。現(xiàn)場民警為院里的老人耐心講解戶籍政策,并對福利院提供的16條無證人員身份信息,逐一進行認真核對。

  記者在現(xiàn)場看見,由于部分人員身體及心智的特殊性,采集符合居民身份標準的照片比普通人困難,但民警依然對他們進行耐心安撫,整理衣裝并細心地調整拍照光線和角度,隨著一次次快門,一次次登記,福利院16位老人和兒童終于要擁有自己的身份證了。

  據(jù)了解,濟南市社會福利院始建于1948年,承擔著為濟南市內五區(qū)的“三無”老人、智障人員和社會上有入住需求的老人提供專業(yè)化和親情化的服務。

  濟南市槐蔭區(qū)公安分局振興街派出所副所長謝磊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社會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居民身份證在社會活動中越來越不可缺,福利院安置人員的看護、醫(yī)療、補助都需要確認到每個人的身份信息,離不開身份證。而在福利院居住的部分老人種種原因,沒有辦理身份證,他們或身有殘疾、或有智障,不能親自到派出所辦理身份證。

  為解決這一難題,槐蔭區(qū)公安分局振興街派出所聯(lián)系公安分局戶籍科,主動對接濟南市社會福利院,將戶籍服務搬進福利院,為16位無證人員辦理了身份證件,把溫暖帶給了福利院這些頤養(yǎng)天年的老人身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見習記者 任玉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