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6日,日照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81.4萬人次,同比增長13.1%,預計全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100萬人次。通航僅4年,即跨入“百萬級”機場行列,跑出了支線機場發展的“日照加速度”。

  從2013年12月10日機場奠基到2015年8月19日成功試飛,667天的時間,日照機場創造了民航建設史上的“日照速度”。2015年12月22日,日照機場正式通航,彌補了日照市空中交通的缺失,日照市真正意義上進入航空時代。

  2016年,首個通航完整年實現旅客吞吐量40.85萬人次;2017年旅客吞吐量73.77萬人次,同比增長80%,增速為華東地區第一,平均客座率達85.32%,貨郵吞吐量1026噸,飛行起降4.3萬架次,在全國運輸機場中排名第60位;2018年旅客吞吐量90.13萬人次,同比增長22.2%,平均客座率84.71%。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日照機場科學定位,打造了“1+N”通航發展新模式。即以日照機場為“1”,以各區縣通用機場和臨時起降點為“N”,組成通航體系和運營網絡,實現資源集約、效能優化、模式創新,以支線機場帶動通航發展,以通航發展彌補支線機場運力剩余,促進支線機場和通用航空融合發展。

  日照機場已累計開通北京(首都、大興、南苑)、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杭州、西安、長沙、海口、昆明、貴陽、南昌、黔江、大連、哈爾濱、廈門、長春、太原、沈陽、天津、濟南、鄭州、蘭州25個通航城市27個通航點的航班,逐漸形成全國主要城市多覆蓋、高密度的航線網絡布局,搭建起連通國內重點省會城市和熱門旅游城市的空中走廊,更好地助力和服務日照經濟社會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藝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