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淄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精準圓夢 與貧困家庭學生一路同行

  記者 曲心健

  通訊員 張穎 報道

  晨報訊 8月,正值暑假,在臨淄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卻忙碌著一群學生志愿者,他們在資助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為貧困家庭大學生辦理助學貸款,有的在認真審核資料,有的向家長耐心講解資助政策……小雯就是其中一員,她不僅是助學貸款大學生志愿者,同樣也是國家資助政策的受益人。

  據悉,小雯的父親患有精神疾病,常年住院,母親不忍面對現實離家出走。老師們知道小雯的情況后紛紛伸出關愛之手,依據國家資助政策減免她的書本費、學雜費,發放國家助學金,在她最需要的時候送去關懷和溫暖。國家資助政策減輕了這個貧苦家庭的經濟負擔,小雯不僅沒有因貧困而失學,而且她更加勤奮努力,2015年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重點高中,2018年以581的高分考入山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政府和社會各界再次伸出援助之手,政府的資助、“泛海助學金”、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等資助政策幫助她順利籌集到學費圓夢大學。

  小雯只是眾多資助案例的一個縮影。多年來,臨淄區教育資助中心加強資助宣傳,認真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實施精準資助,推進資助工作規范化,實現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我們嚴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資格申報、認定、評審、公示、資金發放、檔案管理及監督工作,實施‘精準資金預算、精準貧困認定、精準數據審核’‘三精準’措施,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準確、及時、有效、全覆蓋地享受國家的資助政策。”臨淄區教育資助中心負責人說。

  在預算環節,臨淄區根據實施要求及分擔比例,同財政部門對接,高質量編制年度資助資金預算,為各項資助政策的實施提供資金保障。認定環節,該區嚴格班級、年級、校級三級認定,運用量化分值,結合家訪及日常消費情況,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實現精準認定。發放環節,該區認真審核學校統計數據,規范助學金的評審、發放工作。統一發放渠道,每年4月和11月全部發放到位,并及時組織受助學生進行確認簽字,防止資金擠占挪用。

  為做到資助全覆蓋,臨淄區教育資助中心還積極與扶貧辦、民政局、殘聯等部門對接,進行數據比對,優先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低保家庭及低保邊緣家庭、特困供養、孤殘等特殊困難學生納入資助范圍,實現各學段、公民辦學校及困難學生全覆蓋,做到應助盡助。

  據統計,2018年共資助各學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208人次,發放資助金636.309萬元。其中:資助學前幼兒2338人次,支付助學金140.39萬元;資助義務教育段學生2910人次,發放補助金190.634萬元;資助高中學生1950人次,發放助學金195.1萬元;資助中職學生633人次,支付助學金63.06萬元。中職免學費學生377人次,免學費資金47.125萬元撥付到校。

  臨淄區教體局副局長張錫華告訴記者:“資助工作是民生工程,社會關注高,只有準確把握政策要求,不斷優化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資助任務,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我們的工作宗旨,今后我們將更加扎實地做好各項資助工作,努力寫好新時代學生資助奮進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