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山東省住建廳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媒體通報會。住建廳城管局局長楊建武透露,山東將通過立法增強垃圾分類的強制性,山東省城鄉垃圾處理條例將于今年年底前向省人大提交立法計劃。

目前全省已投產運行的生活垃圾處理廠共129座,涉及處理規模6.89萬噸/日,在建49座,涉及處理規模3.98萬噸/日,預計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
據了解,截至5月底,全省垃圾處理場(廠)投產運行129座,設計處理規模約6.89萬噸/日:在建49座,設計處理規模約3.98萬噸/日。已建成運行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18座,設計處理能力約2902噸/日。截至目前,住建部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信息系統內的146個點位已整治完成134個。
2017年,我省濟南、青島、泰安入選國家46個垃圾強制分類城市名單,2019年,選擇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榮成市、鄆城縣、單縣5個縣(市、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取得階段性進展。
但總體來看,我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落實推進,無論是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末端處理,都存在短板。“比如,試點推進力度不夠,垃圾分施設施基礎薄弱,末端處理技術水平不高,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分類標準和法規體系不健全,群眾分類意識不強等困難問題,都亟待破解。”楊建武說。
下一步,山東要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全程分類體系;要強化政策支持,在設施用地、資金支持、制度管理和激勵約束政策上做好保障;要強化立法推進和標準體系建設,力快研究制訂生活垃圾處理條例、處理規范等法規標和技術導則。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