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透露,上半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以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目標,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926起,罰款7574萬元,責令改正2563起,實施查封扣押7起,移送公安10起,有力、有效的打擊了環境違法違規行為。
打好兩項攻堅戰
即危險廢物治理和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戰。組織開展危化品和危險廢物專項執法檢查,檢查企業667家,責令整改問題215個。組織開展涉船舶油、廢水以及廢舊蓄電池等為重點的危險廢物專項環保公安聯動執法行動。印發《青島市打好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戰作戰方案》。
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審核通過采集信息3720條。組織建設遙感監測站點4套。檢查加油站1354家次、環檢機構695家次,停站、停線整改9家次;監督抽測重型柴油車1.3萬輛,限期整改或處罰41輛;聯合路查執法217次,檢查車輛7387輛。發放黑煙車有獎舉報獎金2200元。
做好三項污染整治工作
組織開展磚瓦爐窯企業專項整治,淘汰取締12家,納入整治提升15家,其中10家6月底前可完成整治。組織開展重點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專項整治,建立整治清單432家,制定整治計劃,確定整治項目176個,截止6月底完成治理項目142個。組織開展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工作,順利通過生態環境部統籌強化監督工作組現場檢查,截止目前,我市縣級水源地76個環境問題完成71個,列全省第三。
創新執法舉措
建立新型監管機制。推動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共劃分四級基礎網格5241個,環保行業網格103個,環保監管網格化事項29項。組織開展全員全年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動態調整“雙隨機、一公開”污染源數據庫5647家,全市隨機抽查1247家次。以信用監管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全市錄入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信息管理系統處罰案件512個,錄入率100%;將19家2018年度信用評價紅標企業納入“黑名單”管理公示。
強化科技執法。建設治污設施智能監控平臺、機動車固定遙感檢測平臺,完善移動執法平臺、機動車環檢監控平臺。運用移動執法系統錄入執法信息3185條,使用無人機開展環境執法6次,利用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處罰在線超標違法行為828.38萬元。
提升服務執法水平。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環境有關要求,堅決杜絕“一刀切”和簡單粗暴現象。完成全市34家央企的全面體檢,做好上市企業重大建設項目執法服務。截止目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已累計服務企業3653家次,為企業提供法律法規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下一步,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深入推進網格化執法監管體系建設,以大練兵為平臺,認真做好重點專項執法工作,以執法倒逼重點問題解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改革。選拔執法骨干成立宣講團,搞好執法服務,推動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促進環境質量改善和經濟發展。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