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縣城里的外賣“單王” :一年出勤363天 送出近3萬單

中新網(wǎng)麗水6月27日電(記者 周禹龍 實習生 周悅磊)2018年12月底,某外賣平臺發(fā)布的《2018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顯示,浙江青田王炳仲全年共送出外賣29797單,是該平臺2018年度全國配送單量最高的“單王”。這也是“單王”稱號首次花落縣級城市。
2019年半年過去,王炳仲已經(jīng)完成了18000多單,這個縣城跑出來的“配送王者”又刷新了自己的紀錄。
青田縣,在20平方公里老城區(qū)建筑密布的縣域面積里,星羅著500多家入駐外賣平臺的商家。
從學士路和平藥店取藥品,送到某酒店;從小區(qū)不知名面館取面食,送到涌金街某診所……
拿貨、出發(fā)、上樓、敲門、遞交,一整套動作行云流水,平均每單耗時不到10分鐘。
王炳仲配送精準高效、業(yè)務熟練,要歸功于他腦海里有張靠譜的青田地圖。
“手機導航不靠譜,只能靠記憶。”王炳仲說,青田大大小小的商鋪從老板到員工都認識他。拿到貨后,只要客戶將地址說清楚,不管多偏僻,總能快速送到。
而王炳仲成為“配送王者”,秘訣無他,唯“肯苦”二字。
由于不斷奔跑,他每天要用掉五組電瓶和兩只手機充電寶,每月磨平一雙鞋,三個月?lián)Q一次電瓶,半年換一次電瓶車后輪。
“我習慣用左手敲門,一年敲3萬次,肯定有老繭?!蓖醣贁傞_手掌,入行兩年來,掌心握鋤頭生的老繭“挪”到了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關節(jié)上。
王炳仲在外行看來也許不過是個“送外賣的”,但其中酸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時間倒回到2018年6月那個下著雷陣雨的傍晚。客戶下單點了兩箱啤酒共計24瓶,送達地址是園后巷72號。
“那里差不多是縣城地勢最高的民居。”王炳仲咬牙接下單子,挑肥揀瘦不是他的工作風格。
他找了兩個大塑料袋裝啤酒,再尋根竹子挑上,冒雨爬了約3000個臺階,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送達。
“沒辦法,客人的需求,就是我的任務。好在當過農(nóng)民,身體底子好。”這晚,王炳仲被雨淋得眼睛都睜不開。
總的來說,“單王”的桂冠,是用汗水換來的。
今年36歲的王炳仲是青田縣三溪口街道白浦村人,初中文化程度。
早在七八年前,王炳仲就種植了50多畝1000多株東魁楊梅,是青田最早種植東魁楊梅的一批人。
“楊梅一年利潤有十多萬元?!蓖醣僬f,后來隨著出門發(fā)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村里合適的勞動力越來越少,無奈之下,只得放棄了“搖錢樹”。
2017年1月,王炳仲正式成為一名外賣小哥。在同行里,王炳仲的年紀偏大,唯一的優(yōu)勢,正如他所說,就是“當過農(nóng)民,吃得起苦”。
這八個字,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王炳仲全年幾乎無休。他的手機顯示,2018年,他出勤了363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
為什么這么勤奮?
“因為我是男人,這個家我得擔著?!蓖醣僬f,“家里欠債,每月要還2000多元房貸,還要支付父親每月3000多元醫(yī)療費。老婆是學校宿管員,月工資2000多元。”
他的話,有些沉重。
也因此,王炳仲成了同行里最拼命最賣力的人。
但除了辛苦,在王炳仲眼里,“送外賣”也讓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職業(yè)尊嚴和幸福感。
“2017年,王炳仲就是青田‘單王’。剛開始,我們不認識他,叫他‘新來的’。后來干脆叫他‘單王’,一直叫到現(xiàn)在?!痹诿骛^,和王炳仲一起就餐的同事說。
王炳仲的職業(yè)尊嚴,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同。
據(jù)統(tǒng)計,王炳仲所在平臺目前有超300萬名注冊騎手,而王炳仲是第一位在縣城里跑出的“單王”。
換句話說,2018年,36歲的王炳仲在單量和收入上跑贏了300多萬名同行。
“前年夏天,一名女客戶買水果,還順便給我點了盒冰鎮(zhèn)西瓜;有名男客戶體諒外賣小哥的辛苦,經(jīng)常給予現(xiàn)金打賞……”王炳仲回憶起送單時收獲的“感動和溫暖”,開心地笑了。
2019年,“單王”王炳仲也立下了新目標,“2019年,我要加速奔跑,努力工作,爭取送出35000單?!?/p>
如今半年過去了,王炳仲離目標又進了一步。
關于“單王”的稱號,王炳仲沒有和任何人說過,而獎杯,被他放在了角落。
“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靠自己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奔跑下去。一件事情,因為有了夢想,而有了存在的價值,對于生活,我可以驕傲地說:‘我拼過,我無悔!’”王炳仲如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