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聽服務電話37400多個,接待來訪9600多起,解答網絡咨詢13000多個,回復信函1700多封,開設法治課堂,成立教育基地,舉辦法治教育報告會290多場……”
先后被評為“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國工人先鋒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群體”等多項榮譽。
上面這一串串數字和榮譽,是“白云熱線”自2003年成立以來提交的一份份答卷。“有限的職責、無限的服務。”15年來,在這一服務理念帶動下,“白云熱線”從一個人到一條線、再發展成一張網,成為“楓橋經驗”在聊城生根發芽的生動體現和12309檢察服務熱線的聊城升級版。

聊城市檢察院高度重視“白云熱線”工作,特別是新一屆黨組成立以來,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推動熱線在新起點上不斷創新發展。通過打造便捷高效的受理平臺。實現全市“白云熱線”與12309檢察服務熱線并線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由市院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管理的工作格局;完善熱線一站式受理體系,推廣運用“白云熱線”網上受理平臺和遠程視頻接訪系統。通過建立規范有序的辦理機制。建立信訪事項分流辦理制度,創新實行雙向預約接訪機制,實行“4+1”約訪模式,有效提高了接訪的針對性,減輕了上訪群眾的訴累。通過健全落實反饋制度。探索實行動態管理、跟蹤督辦、及時反饋制度,落實好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熱線工作人員與業務部門的主辦檢察官共同接訪、共同答復,提高了釋法說理工作的針對性和說服力。
“白云熱線”還通過構建“聯動化解,矛盾調處,幫扶和解,隨案說法”四位一體群眾工作機制,積極推行信訪案件公開審查等制度,采取律師參與包案、司法救助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外部聯動部門及人民調解組織的聯系溝通,搭建檢調對接平臺,構建大信訪工作格局。與公安、法院、民政、婦聯等部門構建幫扶和解聯動機制,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工作,形成了“經濟救助、心理疏導、特殊幫扶、親情關愛”相結合的多元化救助模式,去年以來,聊城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83件,發放救助金167萬元,有效緩解了案件當事人、信訪人生活困難,促進了社會和諧。

成立十五年來,“白云熱線”注重對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的歸類研究,從中總結發現社會矛盾的新動態和新趨向,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發現在萌芽和初始階段,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當好參謀助手。“白云熱線”延伸法律服務保護“綠色菜園”的經驗做法被新華社《內部參考》刊載,市委領導予以批示,主管部門專題整改落實。
長期以來,熱線認真受理群眾訴求,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涉黑涉惡、食藥安全、生態環保、扶貧攻堅等領域的控告、申訴,優先接待、優先辦理;對于在接訪過程中發現的有關單位和部門在社會治理防控體系建設等方面存在漏洞以及司法機關、執法機關在司法或執法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等問題,及時行使檢察建議權,實現精準監督。
熱線成立了“白云黨員工作室”和“念以新工作室”,面對面為群眾答疑解惑;建立“流動服務熱線”,組織檢察人員下鄉村,到社區,進村入戶,送法上門,結合“1+1”好支部共建,把法律服務做到“村頭、街頭、地頭”;與重點企業建立經常性聯系制度,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深入開展“法律宣傳進校園”、法制課堂等活動,推進“和諧校園、安全校園”建設。

為進一步總結“白云熱線”成立15年來的工作經驗,推動新時代熱線創新發展,積極打造聊城檢察版“楓橋經驗”,聊城市院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白云熱線”的意見》,并于2018年12月29日,召開了新時代“白云熱線”座談會,市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欽杰對如何在新時代傳承和發揚好白云精神,不斷推動熱線作創新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根據意見,為進一步提升“白云熱線”服務水平,將認真落實“白云熱線”首問負責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信訪到我這里停止”的理念;進一步健全完善雙向預約接訪制度,嚴格落實“四下基層”、預約接訪、下訪巡訪,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用真情實感贏得群眾的尊重和信任;積極學習借鑒白云“八心”工作法、念以新“八要”工作法,總結熱線成立15年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煉形成“白云熱線工作法”,進一步豐富“白云熱線”內涵,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本領,并推廣指導全市“白云熱線”開展工作。同時進一步完善熱線一站式受理體系,以“白云熱線”“白云黨員工作室”為基礎,依托“兩微一端”、12309檢察服務中心網站和遠程視頻接訪系統,打造“信、訪、網、電、視頻”五位一體受理方式,提高熱線受理工作效率;堅持群眾訴求規范化辦理,實現網上登記、流轉、辦理、跟蹤、督辦和反饋,落實臺賬式管理及銷號制度,確保受理事項及時分流、及時處理、及時反饋。再者,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加強上下級之間、與本院各部門之間的內部協調聯動,通過統一受理、內部流轉、部門聯動,增強熱線受理事項的辦理質效;加強外部協調聯動,對接市長熱線、工商12315、行政服務大廳、工商聯等服務熱線(部門),探索建立與司法、人民調解組織的聯動機制,實現群眾來電及時轉辦、群眾困難及時解決,真正為群眾提供高效服務;建立健全督辦反饋制度,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實行動態管理、跟蹤督辦、及時反饋,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切實增強“白云熱線”服務群眾的實效性,提高群眾滿意度。
圍繞大局服務重點
進一步深化服務成效
“白云熱線”將立足檢察職能,進一步深化服務成效。利用通過熱線收集的信息資源,注重對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的歸類研究,從中分析社會矛盾的新動態和新趨向,以及人民群眾的新要求和新期盼,形成有深度的調研報告或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圍繞監督職能,深化服務層次。積極發揮熱線群眾訴求受理平臺作用,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涉黑涉惡、扶貧攻堅、破壞和影響生態文明等的舉報、控告、申訴,建立快速受理、快速查處、快速反饋的“綠色通道”;充分發揮控告申訴檢察職能作用,認真排查相關領域社會治理的矛盾隱患,針對監管漏洞,積極運用檢察建議等法律監督手段,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加強監管治理,從源頭上防止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同時將加快構建具有“白云熱線”特點、多方參與、多元化解的工作體系;加強與公安、法院、司法、綜治、街道、社區等部門的合作,積極引入人民調解、律師參與化解,搭建檢調對接平臺,綜合協調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努力把矛盾糾紛吸附化解在當地。
熱線將圍繞檢察工作,延伸服務領域。堅持熱線“五個延伸”,即堅持熱線向基層延伸,積極化解矛盾,定紛止爭;堅持熱線向社區延伸,建立“流動服務熱線”,組織檢察人員進村入戶,送法上門,做好法律咨詢服務;堅持熱線向企業延伸,建立與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問計問需,主動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堅持熱線向學校延伸,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深入開展“法律宣傳進校園”、法制課堂等活動,推進“和諧校園、安全校園”建設;堅持熱線向監管場所延伸,維護被監管人合法權益。
讓熱線更“熱”
打造過硬隊伍
為加強組織領導,打造過硬“白云熱線”隊伍。“白云熱線”加強人員配備,安排責任心強、業務能力強的同志負責熱線工作,確保為群眾提供快捷高效的檢察服務。同時大力弘揚白云精神,充分發揮全國模范檢察官白云、念以新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宣傳和弘揚“敬業、公正、愛民、自律”的白云精神,廣泛開展爭做“白云式檢察官”活動,引導廣大干警“人人爭做白云,時時爭做白云,事事爭做白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開展排憂解難、幫扶救助、便民利民等道德實踐和社會志愿活動,努力把“白云熱線”打造成為檢察機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在加強熱線隊伍素質能力建設方面,嚴格落實市院黨組“勤早快好、嚴實新高”的工作要求,以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好群眾的每一項訴求;加強學習培訓和崗位練兵,努力提高為群眾服務的水平和能力。加強熱線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宣傳熱線的工作職責、工作方式、受理途徑,擴大熱線的社會影響力,讓品牌更響,熱線更熱。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