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從“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跨進。北跨,不單單是交通瓶頸的突破,還有城市長大、產業升級等更深層次的含義,而“三橋一隧”將是濟南跨越黃河的進一步突破。記者27日從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了解到,“三橋一隧”各工程正加速推進中,2019年都將迎來重要節點。即將改擴建的黃河公路大橋將采用雙層公軌共建模式,上層是公路,下層是軌道交通。

27日,黃河北,穿黃隧道正在緊張施工中。27日,黃河北,穿黃隧道正在緊張施工中。

  27日上午,記者在位于黃河北岸的鵲山村采訪了解到,雖然濟南北部目前有濟南黃河大橋、建邦黃河大橋等跨黃大橋,不少村民過黃河仍舊通過濼口浮橋。在浮橋拆除時,才繞行黃河大橋過河。

  實際上,由于通行量較大,濟南黃河大橋的交通功能目前已有所制約,雙向4車道的現狀已經滿足不了現有的車輛通行。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副總經理許為民介紹,正因如此,濟南黃河大橋就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改擴建,根據目前的規劃,要在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下游33.5米處新建一座大橋跨越黃河,滿足大家的通行條件。目前,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復線工程項目可行性順利通過評審。

  說到濟南黃河大橋改擴建的實施方案,許為民介紹,濟南黃河大橋改擴建采取斜拉橋形式,新建的大橋也將采用公軌共建的方式。大橋共分為兩層,上面是公路,下面是軌道交通,公路通行為雙向8車道。這樣的改擴建將會使得此處跨黃的通行能力大大增強。

  記者獲悉,濟南黃河大橋改擴建工程計劃2019年上半年啟動建設。許為民表示,施工過程中,黃河大橋的通行肯定會受到一定影響,除了施工作業面之外,施工人員會預留出通行便道,保證黃河大橋仍舊具備通行能力。

  按照規劃以及設計方案,濟南“三橋一隧”都留有軌道交通。也就意味著將來軌道交通會跨過黃河,連通黃河南北兩岸。許為民介紹,齊魯大道跨黃河大橋以及鳳凰路跨黃河大橋都采用了公軌合建、同層布置的橋梁形式。該形式可集約利用過河通道資源,降低工程規模,節省工程投資,拱肋從主梁橋面公路交通與軌道交通之間穿過,兼顧景觀效果及行車安全。而濟南穿黃隧道以及濟南黃河大橋改擴建將采取公軌合建、雙層布置的方式,上層通行汽車,下層通行軌道交通。

  據了解,齊魯大道跨黃河大橋以及鳳凰路跨黃河大橋均已開工,正在全力建設之中。在1月中旬,鳳凰路黃河大橋迎來了關鍵節點,水中主墩正式開鉆,實現項目建設從陸上到水上的實質性跨越,為下一步按時完成節點目標打下基礎。

  齊魯大道跨黃河大橋結合冬期施工特點和生產進度要求進行施工,鋼棧橋于2018年12月6日正式貫通并投入使用。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齊魯大道跨黃河大橋從濟南西客站跨過齊魯大道,穿過濟廣高速,連接槐蔭區吳家堡和美里湖辦事處,跨過黃河以后接G309落地,同時還會在G309位置做一個眺水臺,留有繼續北跨的空間。下一步會考慮繼續跨過鐵路線,在G308國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