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12月22日在東阿阿膠開幕。梁犇 攝

“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12月22日在東阿阿膠開幕。梁犇 攝
中新網山東東阿12月22日電(李欣 趙曉)“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12月22日在山東東阿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學專家、骨干醫生代表等近千位人士共探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新路徑。

“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12月22日在東阿阿膠開幕。梁犇 攝
會議以“文化自信與膏方治未病”為主題,設置“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全國中醫院院長膏方治未病健康管理論壇”等內容,研討中醫藥在臨床醫療、治未病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致辭。梁犇 攝
出席當天活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與疾病做斗爭中不斷發展的醫學科學,對世界文明產生了積極影響。加快推進中醫藥創新成果轉化,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臨床保健、臨床治療和康復的重要作用,加速推進中醫藥走向國際化是中醫藥人的責任與使命。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在“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致辭。梁犇 攝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認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千百年來中醫藥為維護人民的健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新期待至關重要。“中醫藥行業要把傳承作為首要任務,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我們要深入挖掘中醫藥保護中的精華,努力推進中醫藥產業化、國際化、現代化。”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致辭。梁犇 攝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在當天大會上特別提出,上海中醫藥大學2017年在國際上首次揭示出,阿膠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物質組的質變,質變中出現了一些非天然的糖肽。這些糖肽才是阿膠的主要保健物質基礎。“這項研究結果,為‘阿膠不等同于水煮驢皮’提供了直接的科學證據,也進一步佐證了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博大精深”。未來,上海中醫藥大學將與東阿阿膠繼續在基礎性研究與臨床應用、產業發展、中醫藥國際化等方面緊密結合,共同傳承中醫國粹,充分發揮中醫傳統優勢,提高民眾健康水平。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也表示,中醫藥是文化瑰寶,代表中國醫學的傳統。中醫藥需要大家的呵護、珍愛與守望。“期待更多人能夠發現中醫藥的價值,找到中醫藥的未來,看到中醫藥的希望,打破窠臼,掃除迷思,讓中醫藥擁有更科學、更現代的未來。”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致歡迎詞。梁犇 攝
中藥最講原料的道地性。阿膠出東阿,故名“阿膠”。秦玉峰介紹說,東阿阿膠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一直堅持以振興中醫中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始終奉行“壽人濟世”的使命,著力傳承發揚阿膠養生文化,匠心打造極致品質的好阿膠。東阿阿膠多年堅持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實施全過程質量管控,在中國建立20多個毛驢藥材標準養殖示范基地,保證原料安全。“未來,東阿阿膠將持續推進科技創新,研究阿膠新功效,開發阿膠新產品。阿膠作為民族優秀文化和中醫藥瑰寶,理應由全民族和全社會來共同傳承、保護和分享。”

另據聊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馬麗紅透露,聊城將圍繞生物制藥、中藥、化學藥、醫養結合等產業,推進醫藥、醫療、養老、養生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構建大健康產業體系,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范市。聊城要立足阿膠產業和東阿阿膠品牌的優勢,建設阿膠中醫藥健康養生綜合體,創建中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中醫藥基地。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保護發展傳習所揭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阿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秦玉峰收徒儀式同期舉行。
據悉,“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將持續至12月23日。(完)

“2018年第十屆全國中醫膏方交流大會暨第十二屆冬至阿膠滋補節”12月22日在山東東阿開幕。與會嘉賓積極掃碼參加活動。梁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