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他人身份開設公司,并在網上發布代辦建筑類工程師職稱假信息,騙人斂財1000余萬元,全國20多個省市千余人受騙,連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用的都是假姓名。近日,濟南市歷下警方將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抓獲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詐騙罪被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警方介紹,2018年初濟南市歷下警方陸續接到四名群眾報案稱,2016年3月在濟南市歷下區某大廈,通過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辦理中、高級建筑類工程師職稱,分別向該公司交納8000-15000元不等的職稱代評費用。到2017年年底,報案群眾均未通過國家職稱評審,此時該公司所有工作人員失聯。

  經查,北京某教育科技公司注冊于北京市朝陽區,法定代表人林某某。經與林某某本人核實,林對該公司的成立及經營情況均不知情,且根本沒有到過北京和濟南,其多年前,錢包被偷,包內的身份證一并丟失。辦案民警馬上意識到:此人被別人冒用身份信息,注冊公司,騙人斂財。另經落實該公司工作人員均使用化名與報案人接觸。經查詢該公司對公賬戶交易情況發現,該賬戶自2016年3月開立至2017年2月停止使用,共收取全國二十余省市約400名辦理職稱人員費用合計530余萬元,現該對公賬戶已無余額。

  濟南市歷下警方通過受害人簽合同時留下的工作人員信息,最終找到了該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劉某某。劉某某反映公司主要負責人員在公司也均使用化名與公司員工進行接觸,最終根據劉某某提供的嫌疑人信息,及各項偵查手段,確定了案件主要嫌疑人員的真實身份。2018年9月11日、12日,專案組于兵分六路對該案嫌疑人員進行收網抓捕。在濟南市歷下區、天橋區、高新區及浙江省杭州市抓獲犯罪嫌疑人十一名。

  據記者了解,抓獲的四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吳某某(男,28歲,山東高密人,該公司負責人);蘭某某(男,28歲,山東高密人,該公司主管);姜某某(男,24歲,山東臨清人,該公司主管);張某某(男,24歲,山東臨清人,該公司主要銷售人員)。

  吳某某之前在一類似公司打工,負責人因為詐騙被北京抓獲,吳某某自己效仿,成立了此公司。其交代首先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冊成立公司,在百度等網絡平臺發布辦理職稱評審的廣告,然后制訂了專門話術對公司銷售人員進行培訓,對受害人宣稱該公司是一家北京成立的實力很強的公司,與多地政府主管部門都有良好合作,有職稱評審內部名額,辦理成功了很多職稱,且承諾辦不成全額退款。其實嫌疑人稱根本沒有為他人辦理職稱的能力,冒用他人名義成立該公司純粹就是為了騙取受害人所交納的職稱代評費用。

  在偵破過程中,濟南市歷下警方發現上述犯罪嫌疑人除了成立該公司從事詐騙活動外,還另外成立了四家公司從事同樣形式的詐騙活動。五家公司,共計詐騙群眾1000余人,涉案1000余萬元。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詐騙罪被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職稱評審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申報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按照人事隸屬關系原則和屬地管理原則。勞務派遣人員、人事代理人員分別由勞務派遣單位、人事代理機構會同申報人現工作單位推薦申報;城市無工作單位的專業技術從業者和農村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由其所在街道社區、村委會或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所推薦申報,逐級審核上報。人事隸屬關系不在本市的,可持人事檔案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委托評審函,由所在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核呈報。且報名成功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組織專門評審人員對報名人員進行職稱評審,每年的評審均有名額限制,意味著報名人員不會百分之百通過職稱評審。

  警方提示,部分群眾想花錢走捷徑通過職稱評審,但申報職稱沒有捷徑可走,要走正規途徑,職稱申報不可投機取巧,謹防被犯罪分子利用而被騙錢財。(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張珈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