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首創!山東離岸創新人才認定最低補貼可申請300萬

  新一輪“人才爭奪戰”已經開始,外籍高端人才也不例外。日前,省人社廳印發《關于組織開展離岸創新人才認定和引才用才補貼申請工作的通知》,根據人才引進使用數量和基地規模,經評審認定,分三檔給予離岸創新創業基地500萬元、400萬元、300萬元的引才補貼。

(網絡圖片)(網絡圖片)

  所謂離岸創新人才實際就是我省各類離岸基地聘請使用的外籍高端人才。《通知》明確,申請范圍包括我省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個人在國(境)外建立的研發基地、開放實驗室、科技孵化器、技術轉移中心等;中央駐魯企業、單位在國(境)外建立的研發基地、開放實驗室、科技孵化器、技術轉移中心等。有意向的單位可以開始上報申請材料,于5月31日前報送。

  據了解,離岸創新人才認定的重點主要是五種類型:從事科學前沿探索研究,具有創新潛質的優秀科學家;推動我省在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上實現突破的創新領軍人才;幫助我省企業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企業家及管理經營人才;從事戰略規劃、風險評估、資本運作、產品設計、技術轉移等領域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通曉國際經濟金融運行規則、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駐在國法律制度和政策的高端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離岸創新人才的認定采取“隨時申報,動態調整”的方式。

  為什么把目標鎖定在離岸創新人才?省人社廳引智綜合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外籍人才來說,此前只有在山東本土工作才能享受我省引進外國人才的政策,因此,有一部分我省各類單位的海外、國外基地直接聘用的外籍人才就成了“政策空白”。“這重點解決了各類海外離岸基地直接聘用外國人才無政策依據、無優惠措施等問題,實現人才引進范圍等全覆蓋,是我省人才政策體系的有益補充。”省人社廳相關人士介紹。

  這是全國首個有關離岸人才引進和使用文件的落地。作為全國首個“吃螃蟹”的省份,山東是“摸著石頭過河”。“多次征求意見,幾經修改,先后召開不同范圍座談會6次,收集各方面意見建議46條,并與外省市222項海外人才引進舉措進行了對照。”省外國專家局局長張祝秀介紹,最終形成了5個部分共26條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