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號凌晨開始,山東境內黃河河段開始淌凌,黃河上中下游均進入凌汛期。為保證安全,濟南濼口浮橋進行了暫時的拆除。這兩天氣溫回升,冰凌也逐漸消融,濼口浮橋從昨晚開始恢復通行。

1月2日以來,冷空氣持續影響黃河下游河口地區。11日晚,黃河濟南段開始出現了淌凌,淺灘上出現大片冰凌,蜿蜒數百米長,滾滾的河水裹著冰凌,順流而下,很是壯觀。而為了確保冰凌期間橋上行人、車輛安全,河務管理部門對轄區內的浮橋采取了臨時拆除措施。
濼口浮橋管理處副主任李加坤告訴記者,黃河濼口浮橋是12號下午兩點準時拆除的,因為黃河里面從黃河上游流下來的冰凌過多,為了防凌安全,按照規定是必須要拆除。

據悉為給冰凌讓出通道,黃河濟南段境內19座浮橋全部進行了拆除,以確保防凌安全以及交通安全,而這也給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帶來很大不便。一位附近居民告訴記者,拆了浮橋后出行很不方便,到濟南就得繞建邦大橋、濟南大橋,得多走二三十公里。
這兩天氣溫回升,冰凌也逐漸消融,昨晚六點鐘,濼口浮橋開始恢復通行。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未來一周山東省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維持在-4℃左右,濼口浮橋管理處副主任李加坤對記者表示,管理部門將根據氣溫、冰凌情況隨時調整浮橋的拆留。如果降溫導致冰凌過多影響安全的話,管理部門還會拆除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