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8日訊(記者 高杰 韓苗苗)記者今天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環境問題的同時,積極謀劃“治本”之策,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解決好影響綠色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先后出臺了《山東省環境保護約談辦法》《山東省2017年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行動方案》《山東省深入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實施方案》《關于穩妥推進畜禽養殖場戶關閉搬遷的通知》等文件,積極構建環境保護工作長效機制。 

  一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把生態環保工作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結合起來,通過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切實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積極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以“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四化”(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實現“四提”(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著力推進高端裝備制造、高端化工等十個重點領域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省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90%以上,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63%以上,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1%以上。

  二是著力化解過剩產能。聚焦“三去一降一補”,以鋼鐵、煤炭等行業為重點,落實逐步加嚴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2017年,除濟鋼產能全部停產外,全省計劃壓減粗鋼產能527萬噸、生鐵產能175萬噸,爭取壓減煤炭消費量570萬噸。加快推進違規電解鋁項目清理,同時分別停運相應規模煤電機組,爭取壓減煤炭消費量1000萬噸。通過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重點涉煤行業綜合整治、綠色能源深度開發利用等措施,深入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省節約標準煤3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000萬噸。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截至8月底,累計關停不達標化工企業2134家、停產整頓3229家。

  三是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有序推進煤電結構調整,確保到2017年底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減少2000萬噸。加快關停淘汰燃煤小鍋爐,2017年10月底前,7個傳輸通道城市全面淘汰行政區域內的燃煤小鍋爐,爭取壓減煤炭消費量450萬噸。抓緊推進冬季清潔采暖工程,2017年11月15日前,7個傳輸通道城市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分別完成5萬戶以上氣代煤或電代煤工程,爭取壓減煤炭消費量100萬噸。大力推進電源結構調整優化,在最大限度提高高效環保機組利用水平的同時,優先安排規劃內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計劃,積極消納省外來電,爭取壓減煤炭消費量520萬噸。

  下一步,山東將繼續嚴格按照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不斷加大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力度,積極構建環境保護工作長效機制,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