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濟南R1線開工兩年,這條連通濟南城西南北的軌道交通線在兩年后運營時,將為槐蔭、長清吸引外來人才和游客增加籌碼。濟西濕地、華誼兄弟電影文化城、靈巖寺、園博園、方特東方神畫等文旅項目,宜家、麥德龍等吸粉力十足的購物項目,不僅彌補西城配套,更將吸引省內其他城市市民前來。更大的手筆,是近期得到了省政府批復建立的濟南市國際醫學科學中心。

R1線+西客站,強化西城交通優勢
兩年前的7月,R1線開鉆,開啟濟南的地鐵時代。省會濟南第一條軌交縱貫西部城區南北,串聯起創新谷、大學城、西客站等,軌道交通與高鐵、動車在西城將實現無縫銜接,為沿線帶來外來人才、游客。
建成投用后,西站對于不少濟南人來說,并不是出行的首選。市區有濟南站,同樣有不少高鐵、動車線路通往全國各地,更重要的是,西客站和其他城市的高鐵站類似,多數建在距離市中心比較遠的地方。濟南東西狹長,早晚高峰東西通道擁堵,從經濟、科技人才集聚的城東到西客站,一度令不少常出差和家在外地的人頭疼。
濟南西站已經有通往青島的動車,還有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漢、長沙、廈門、哈爾濱、大連、長春、沈陽、廣州等地的高鐵列車,每天約有352趟車發往全國,比濟南站高鐵、動車、普快列車加起來的約344趟還多。而且濟南西站發出的動車或高鐵車次,不少還是始發車,堪稱濟南撐起高鐵朋友圈的“一哥”。在高鐵線路上,濟南西站也是省內當仁不讓的樞紐站。
在濟南西站投用后,為讓西城發揮更大的作用,2013年,二環西高架與北園高架、二環東高架相連,從二環東附近到濟南西站不堵車能半小時抵達。此外,還開通了K156、K157、K109、K58、K167路公交車,延長了BRT1快速公交,開通了202路大站公交,市區到西客站乘坐公交方便多了,但路上仍需要花一個半小時左右。
R1線將率先補上這個交通高效接駁的缺口,同時也將為濟南西城贏得發展先機。因開工晚于R1線,濟南東西向能與R1線換乘的R2線開通運營的時間比R1線晚2年,東城南北向在濟南新東站設站點的R3線開通運營則比R1線晚1年。
乘R1線8分鐘就能從長清區到濟南西站,到沿線槐蔭區的站點時間更短,為什么不到長清去投資,為什么不坐高鐵去宜家逛逛,為什么不去大劇院看看?
除了R1線外,西城本就有西繞城高速,今年底二環西高架能直通南繞城高速,成為西城貫通南北的通道,并與二環的其他快速路成網,將濟南城西拉入市區快速通達范圍。
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北園高架西延項目,近期已有環評信息公布,快速路不只限于二環,將橫貫西城,與西繞城相接,并且通過工業北快速路還能向東到東繞城高速。此外,跨黃通道中,濟齊黃河大橋連通德州齊河縣和槐蔭區曹家圈村南的濟齊路,在建的長清黃河大橋將連接德州齊河和濟南長清區。這兩座橋通車后,也將增加濟南西城輻射力,齊河、禹城、臨邑將成為濟南城西的“緊密圈層”,濟南對德州、聊城的輻射力將更強。
不僅如此,在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適時啟動的濟濼隧道、齊魯大橋、鳳凰大橋跨河通道中,前兩者在西城。
建“省會級”配套,住西邊也挺不錯
濟南東拓西進戰略中,城東一直比城西有更大吸引力。從直線距離看,從泉城廣場到西邊的綠地中央廣場小區,約12公里,而從東邊的唐冶片區綠地城小區到泉城廣場,直線距離已是16.9公里。東拓后城市已越過東繞城高速向東發展,西進則主要在西繞城高速以東。
在二環西路與西繞城高速之間并非沒有住宅區,但和東邊不同,這里的入住率一直不高。與濟南西站為鄰的部分新建小區,不少住宅樓被改為私人旅館。“小區本來入住率不算太高,但旅館很多,外來人多。我回家有時會被攔住問要不要住旅館,沒有住宅小區的樣子。”住在西站東鄰一新建小區的市民張先生說。
不過,西城商業配套開始出現變化,而且這些配套看好西城優質交通條件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多數是省內乃至全國屈指可數的大手筆。總建筑面積近7萬平米的百聯奧特萊斯廣場去年底開業后,吸引了濟南全市乃至省會都市圈城市趕來的消費人群。這個大體量的奧特萊斯是百聯在全國的第6家奧特萊斯。
張莊路、二環西路路口西北角,建筑面積5萬多平米的宜家家居8月底開業,這將是宜家在山東的首家門店。以體驗式的購物吸引眾多粉絲的宜家,將引領省內家居市場,同時,使西城市民有了逛街的好去處。與宜家為鄰的麥德龍在濟南的第一家店或也在8月開張,大型購物超市將填補西城空白。
相當于5個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的西部會展中心將補齊多年來一直制約濟南會展業做大做強的展館短板,其1:9的產業帶動系數還有望引發西部產業集群效應,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集聚,加速產城融合步伐,成為西部整體產業提升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支點。
7月1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同意設立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批復》,并明確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四至范圍。這一山東省政府主導、濟南市政府具體實施的重大健康產業項目,將給濟南西部新城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今年3月,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山東資源中心確定落戶醫學中心。作為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先期啟動項目,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醫療科研基地項目開建,今年5月,啟迪協信濟南科技城項目落戶濟南國際醫學中心;6月,濟南西城醫院及醫學研究院確定用地范圍。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有多重要,從濟南政府部門大部制改革中能看出,濟南為這個項目專門設立的濟南市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理委員會(籌)。濟南作為省會城市,集中了省內一流的醫療資源,但距離形成產業還有很多要做。該中心將在3年內引進1家三級綜合醫院、1家高水平腫瘤研究中心;在5年內建成檢驗、影像中心等并投入運營,引進保健、養老、康復等方面高水平專業機構,完善酒店、商務等配套設施。
“生活水平提高了,接下來就會對健康有更高要求,從這個角度來說,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是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的大項目,將帶來濟南醫養健康產業的大發展。”濟南市一位熟悉醫療行業的人士說。
不僅在濟南,上海已經有了國家醫學中心,南京、成都等多個省會城市都在建設國家醫學中心。醫養健康將是濟南西部城區發力突破點,形成“立足山東,輻射全國,面向國際”的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大項目領軍文化旅游,將在西城打出合力
西城在十藝節時獲得一次飛躍發展,新建的濟南市圖書館、省會大劇院成為省會級文化場館。此外,非遺園也是文化旅游項目。西城的文旅項目,四年前就打下基礎。不過,一方面市區交通不便,另一方面西城居住人口不多,這些文旅項目人氣不高。但隨著市民對文化消費需求的增加,西城的文旅項目仍有巨大潛力。今年4月10日,濟南市正式印發的《十大千億產業振興計劃》中,文化旅游就是濟南要振興的十大千億產業之一。
今年5月,投資60億的香港衛視紫荊文化廣場項目簽約,該項目是香港衛視的區域總部項目,占地約158畝,主要涵蓋香港衛視山東區域總部;國內唯一、輻射156個國家和地區的東亞時尚精品臺;建立東亞板塊的電影電視劇版權交易中心等。
去年11月華誼兄弟(濟南)影視城項目簽約落戶長清大學科技園核心區,總建設規模約2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0億元,主要開發建設電影世界、電影小鎮。有消息稱今年8月將開工,與園博園方面合作。2018年年底,濟南華誼兄弟影視城的第一部電影《陰陽師》將在電影小鎮開拍。這個影視城項目也讓園博園開啟自身的轉型之路。此外,濟西國家濕地公園將為西城增加生態旅游去處。
齊魯動漫游戲產業基地、意匠老商埠九號創意產業園、西街工坊創意產業園、濟南1953·茶文化創意產業園、齊魯茶博園、印象濟南、榮寶齋等都是文化創意項目。此外,槐蔭區還將在老商埠打造具有突出特色和文化性的商住區,文化將成為濟南西城一張名片。眾多文旅、文化產業項目在未來R1線開通、片區路網更加完善時,有望打出合力。
濟南《十大千億產業振興計劃》,確定集中突破發展的十大產業中,除了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游外,先進材料、科技服務項目中,都有位于槐蔭區的項目。
槐蔭區的山東天岳晶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先進材料方面領先的高科技企業。槐蔭正借該公司“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鏈發展項目”納入國家集成電路“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的契機,不斷延伸下游產業鏈條,力爭5-10年內引進50家寬禁帶半導體領域科研團隊,發展20—30家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完成碳化硅襯底、芯片、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為全市形成千億級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集群提供主要支撐。
今年5月底,槐蔭區簽約的23個項目中,10個項目將作為德邁國際信息產業園首批企業入駐該園區。德邁國際信息產業園將形成以工業數碼、3D打印為核心的總部經濟、高科技、新材料等產業高端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僑夢苑”落戶該園區,這使得西城將吸引華人華僑回國創新創業。
齊魯創新谷與長清大學城相隔不遠,這里將打造為“京滬經濟走廊高端產業資源最佳承接地、濟南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新引擎、支撐濟南西部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包括大數據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和北斗衛星應用在內的七大產業將是今后重點發展方向。創新谷與大學城相鄰,有了高校人才和高校科研的配套,創新谷的產業發展將更加持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