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日,本報刊發《沒比山藥高多少,9歲娃擺攤救弟弟》一稿,報道了來自菏澤曹縣的王長路6歲的小兒子患白血病住院,9歲的患病大兒子新新擺攤賣山藥為弟弟籌錢。12日上午,記者再次走近新新,這個面對家中困境時懂事得超出年紀的孩子說,自己想上學,閑暇時也想玩游戲、看動畫片……
11天未見的小哥倆,爭手機玩游戲
記者12日見到新新時,他沒在擺攤,而是趁著爸爸有時間,來到醫院看望弟弟,“我都十多天沒見到弟弟了。”新新嘟囔著。
媽媽說,由于新新自身患病未確診,弟弟住院后11天了,一直沒讓小哥倆相見,“弟弟現在抵抗力太弱,萬一有什么病菌傳染到弟弟身上就麻煩了。”
病床上,哥倆一人戴一個口罩,擠在一起,弟弟看著新新用手機玩游戲。手機屏幕已破碎,絲毫不影響倆孩子玩游戲的興致。“現在他一個人在外頭,聯系不方便,也沒錢買新的了,就找個之前的手機給他用。”媽媽說。過了一會,也許是看得無聊,弟弟喊道,“給我玩一會。”新新沒撒手,兩眼緊盯著屏幕,弟弟眼看說話沒用,動手打算“搶”,哥倆又鬧了起來。
“看著點弟弟的輸液管,別碰著。”媽媽在一旁不放心地說。新新這才松手,戀戀不舍地把手機給了弟弟,“我就是怕他把我玩的給弄壞了。”然后,他湊過頭去,教給弟弟如何繼續玩那個游戲。
特意給爸爸留薯條,被媽媽誤會“剩的”
11日中午新新在外擺攤時,有好心路人給新新買了一份麥當勞,當時初次見面,新新還有所防備,被問到吃沒吃飯,“吃了”,新新面帶猶豫地說,隔了幾秒,又說“剛吃了點早飯”。孩子的小心思大人怎能聽不出,路人問他,“想吃麥當勞嗎?”“嗯”新新猶豫地點點頭。
12日中午,記者問新新,“今天中午想吃什么呀?”新新害羞地笑了,“還想吃麥當勞。”媽媽不好意思拒絕孩子的請求,塞給新新20元錢,提醒道,“別買那么多,昨天的薯條都沒吃,剩給他爸爸了。”
記者帶著新新出門后,他才說,薯條是特意留給爸爸的,“我想著爸爸好久沒吃到這些了,就給他留了些,其實當時我還差一點點才飽呢。”他說,自從弟弟得病以來,“平時中午會吃小米粥、饅頭,還有炒黃瓜。”
他清楚地記得,上次吃漢堡恰好是一周前,同樣是一位好心叔叔買給他的。從新新媽媽手機中可以看到他半年前還是個“小胖子”的照片,相比那時,新新已瘦了不少,懂事的他知道家中情況,明白自己不能再向父母要求什么。
盼著弟弟趕快好,自己想回老家上學
也許因為家中遭遇變故,這個9歲孩子臉上大多時候都是一種不太符合年紀的謹慎和猶豫,少了同齡人天真的笑容。想看見他笑或許只有兩種時刻:吃美食和玩游戲。
“想不想上學?”記者問新新。“想,”思考了一會他又補充說,“可是得等弟弟的病好了呀。”
新新媽媽說,只給新新辦了一年的休學,“他自己現在身體也不好,平時也會咳嗽,等到12月份如果倆孩子的病還是沒有進展,那上學的問題還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解決。”
“現在除了在這賣山藥,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書、看看動畫片。”新新說,自己手里的書都是住院時哥哥姐姐給的,手機里存的動畫片也早已看完。
吃完飯回到攤前,爸爸說起現狀仍是滿面愁容,“醫生說現在做骨髓移植是最好的時機,錯過了就要繼續化療下去,孩子什么狀況就不好說了。現在真是沒辦法,有辦法的話拿我的命換孩子的病我也愿意啊。”
記者轉頭問新新,“能聽懂爸爸說什么嗎?”新新搖搖頭,又點了點頭。
熱心市民幫賣山藥,仨小時收了2000多元
王長路一家的經歷經本報刊登后,不少熱心市民紛紛致電本報,詢問王長路父親的聯系方式。王長路說,12日的山藥賣得明顯比前些日子好,“大家來了之后都會多給一點湊個整。”就這樣,三五塊、十多塊的,三十塊、五十塊的,累積起來的善意讓王長路感動不已,“好心人確實多,沒有其他的話,真的只是真心謝謝大家。”
除了買山藥的人變多,還有一群熱心市民組團專程來看望新新,市民齊女士說,“我知道我自己的力量對于新新一家來說可能是杯水車薪,但我希望能呼吁更多的人一起來幫助他們。”12日下午,齊女士等十余名市民幫助他一起賣山藥,“有捐10塊的、也有捐30元、50元的,大家一起幫忙湊湊就多了。”3個小時的時間,賣山藥和捐款加起來有2000余元。現場有熱心市民感嘆,“這么多人的善意相比6歲弟弟骨髓移植需要的手術錢來說還是不足夠的,但相信會有更多的好心人來幫助這一家。”“一點一點來吧,我相信這個社會的好心人,謝謝大家,等孩子的病好了,我會一點一點回報給這個社會的。”說這話時,王長路再次眼眶泛紅……
如有好心人想幫助這艱難的一家人,請聯系王長路,手機號/微信:1315617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