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牽牛要牽牛鼻子,近年來,山東以重大工程建設為突破口,在交通、農林水利、能源、城建民生等領域,取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濟青高鐵、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海陽核電、南水北調……4月24日—28日,大眾網記者將赴8個城市進行深入采訪,聚焦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
“牢記總書記囑托 奮力走在前列”——重大工程建設巡禮系列報道⑩
“萬米深海計劃”在這誕生 海洋國家實驗室打造“國之重器”
大眾網青島4月26日訊 今天下午,“牢記總書記囑托 奮力走在前列”——重大工程建設巡禮媒體采訪團來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采訪。該實驗室于2013年12月獲得科技部正式批復,是一座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萬米深海行動計劃”就誕生在這里。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海洋國家實驗室與中船重工、中國航天科技、中船工業、中國電子科技、浪潮等集團,以及天津大學、海軍潛艇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聯合,面向海洋觀測與探測、海洋高端裝備、海洋大數據、海洋軍民融合、深藍漁業等領域的重大技術協同攻關,共建10個聯合實驗室。此外, 海洋國家實驗室還統籌“蛟龍號”、“科學號”、“向陽紅01號”等一批世界領先的海洋科考裝置與船舶,建立了國家級深遠海大型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成功組織實施了“萬米深海行動計劃”和“黃、東海綜合調查”等多項共享航次計劃,并正在實施5個蛟龍號共享開放潛次;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聯合發起大洋鉆探船建設計劃,并簽署共建協議,積極推動海洋觀測網、深??臻g站等大科學設施建設。
據了解,海洋國家實驗室規劃建立國際南大洋研究中心、北極研究中心、海底能源與資源研究中心、深海研究中心和海洋與氣候預測中心五大海外研究中心。其中,國際南大洋研究中心已正式落地澳大利亞霍巴特,吸引了包括3位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在內的20余位科學家的加盟。主導發起的2016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論壇,有近20個國家(其中“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70余位涉海院所領導人參會,獲得國際同行高度認可,被譽為全球海洋科技領域的“G20峰會”。
預計到2020年,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建成一支由國內外著名學者領銜、協同創新能力一流的5千人左右的研究隊伍,包含12-15個功能實驗室、8-10個聯合實驗室、15-20個開放工作室、5-6個重大公共科研平臺、2-3個軍民融合基地和1個國際化眾創空間的科技創新體系。主導發起1-2個國際重大海洋研究計劃,成為全球前五大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王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