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弘揚工匠精神,展現新時期齊魯大地產業工人的新風貌,山東省總工會集中開展了“齊魯工匠”選樹工作?,F在首屆“齊魯工匠”名單已經揭曉,他們高超精湛的技藝和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為提升山東制造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一輩子干好一件事,同樣能成就不凡的事業,為企業提品質、創品牌做出貢獻。今天推出的兩位“齊魯工匠”就是我省產業工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典型。

巾幗不讓須眉,同樣依靠精益求精的探索,山東華魯恒升化工集團的女操作員孫一倩,也在向行業的巔峰發起挑戰。
在化工領域,二甲基甲酰胺通常被稱作DMF。華魯恒升集團1999年開始試水DMF項目,2006年做到產量全球第一。我們日常吃的維生素片,做衣服用的莫代爾、聚酯纖維,農民種地用的塑料薄膜,在制作的過程中都離不開DMF的加入。十幾年來,DMF國際市場波瀾起伏,價格波動超過百分之五十。華魯恒升的DMF項目卻始終保持盈利狀態,而秘密就在這個柔弱的女人身上。
孫一倩對《調查》記者說,我倒是不恐高。不僅僅是爬高,你還要鉆到塔里邊去,你外邊看就是一個細細高高的塔,實際里邊它是有內臟的。這會影響整個的控制質量,這要鉆進去的,500(毫米)的圓孔,你要鉆到里邊去。
一個小女子,在幾十米高的鋼鐵叢林里鉆進爬出,排查隱患,這不光需要膽大,更重要的是必須在極限環境中保持冷靜。和巨型裝置硬碰硬的直接交流,是孫一倩作為一名優秀化工主操作員的必修課。但孫一倩更加重要的戰場,其實是在電腦面前。在項目的主控室,操作員們通過分析電腦傳回的實時數據對機房外巨大的化工裝置進行控制,過程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藏驚濤駭浪。
DMF車間副主任楊光影介紹,異常情況如果處理不好,有可能出現超溫超壓,再嚴重的高溫物料如果外泄,有可能出現著火甚至爆炸。
產能高達幾十萬噸的化工裝置一旦發生爆炸,對方圓若干公里之內的環境安全甚至居民生命安全都將產生災難性的影響,損失不可估量。
不出事,只是最起碼的底線。設備的主控界面上,可以提供400多個實時數據,遠程操控70多組機械設備。所有的數據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優秀的操作員,必須對所有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爛熟于心,扣一脈而能知五臟。做到讓龐大的化學反應永遠處于平穩的運行狀態,像勻速奔跑的長跑選手一樣,用最低的消耗換取最大的產能,其實是一門精益求精永無止境的學問。

在化工主操作員這個領域,孫一倩早已是業內知名的頂尖高手。在2009年底,在全國化工行業協會主辦主辦的主控員大賽上,孫一倩就曾經力挫各路央企好手勇奪冠軍。
孫一倩1993年畢業于北京的一所化工類中專學校。那個年代,我國的化工工業還沒有發展到電腦遠程控制。直到2000年,華魯恒升集團上馬DMF項目時,孫一倩才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系統。DMF制備工藝在當時屬于國際先進技術,技術封鎖嚴重。面臨雙重挑戰的孫一倩,連正式的培訓機會都沒有,一切全靠和整個團隊一起從零摸索。孫一倩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十二個小時以上。當時孫一倩的兒子只有十一個月大,孫一倩干脆把兒子送回了娘家。三個月后再見到兒子時,兒子已經學會了說話。
2010年,就在孫一倩DMF裝置操作技術已經爐火純青的時候,華魯恒升集團開始試驗煤制乙二醇工業化生產項目。作為技術骨干,孫一倩被調往新項目全程參與設計建設。當時,全世界也沒有煤制乙二醇工業化生產的成熟技術。面對全新的挑戰,孫一倩用最精心的投入做出回應。七年來,五萬噸級的生產裝置從無到有,裝置里上萬個零件,每一個都留下過孫一倩的指紋。

歷經五年磨礪,煤制乙二醇項目2015年年底實現重大突破,2016年盈利過億元。靠著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孫一倩也從一名單純的設備操作員,成長為一名具備全局眼光的大工匠。孫一倩正在攀爬的這座鐵塔,是一座反應副產物回收塔,這座塔就是集團按照孫一倩的建議加設的。設計安裝全由孫一倩包辦。就在回收塔即將完成調試的時候,孫一倩的家里卻出事了。
孫一倩的丈夫很快被確診是心肌梗塞,第一時間就被送進了隔離觀察室。就在這樣的當口,孫一倩卻獨自跑回了工地。
孫一倩說,掛著廠里這個項目,因為還差一點沒改完,改完之后效果怎么樣。然后那里醫院又不讓進,然后我就把我老公自己放在醫院里,我就直接回來了。幾個小時后,是醫生打電話把孫一倩喊回了醫院。因為沒有家屬的簽字,丈夫沒法進行手術。
幾天之后,孫一倩的回收塔調試成功。通過回收化學反應的副產物,這座塔不但大大改善了廢水的水質,每年還可以為工廠帶來上百萬的收入。憑借對整套裝置細致入微的把握,工匠孫一倩為裝置帶來了設計師們都不曾想過的改變。目前,華魯恒升新的5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已經開工,項目投產后,將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單套煤制乙二醇生產裝置。像所有精益求精的工匠們一樣,孫一倩的腳步,早已經踏上這座嶄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