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K21路公交調(diào)度室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信是用鋼筆寫在一張作業(yè)紙上的。來送信的人正是落款里的臨沂沂河實驗學校三年級六班同學唐晨皓,他特意感謝信中提到的“公交叔叔”。

  沂河實驗學校三年級六班同學唐晨皓寫的感謝信。

  那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這位名叫唐晨皓的小學生如此心懷謝意呢?記者看到,該感謝信用一張橘紅色紙包裹,并寫有“感謝信”標題,標題下畫有一張笑臉,感謝信內(nèi)容用鋼筆書寫,約200字,字跡工整。

  一封簡單的感謝信,說明了事情原委。感謝信大體內(nèi)容是:“4月4日中午,我坐錯了車,到了北城汽車站終點站,而且身上沒有帶錢,后來在K21路公交車叔叔幫助下,給了我錢讓坐車回家,當時心里很著急沒有問叔叔姓名,只記得戴著眼鏡,留著短發(fā),年齡約40歲左右,非常感謝這位K21路公交車叔叔,沒有他的熱心幫助,我就回不了家。”

  K21路公交司機季洪剛。

  由于唐晨皓送完感謝信便匆匆離去,沒有留下聯(lián)系方式,根據(jù)信中的描述,公交集團找到了信中的“公交叔叔”,他是有著4年公交駕齡的K21路公交司機季洪剛。

  季洪剛說,4日中午,他駕駛公交車剛剛抵達北城汽車站終點站,看到一個孩子拿著一部電話向他求救,電話對方是孩子的母親。原來孩子回家卻坐了反方向公交車,沒有錢,希望得到幫助。

  “本來想自己送孩子回家,但還沒輪到我發(fā)車,不能脫離崗位。看到這種情況,我立馬掏出2元錢,讓孩子乘坐即將發(fā)車的公交車。”季洪剛說,這種事情經(jīng)常有,借錢給需要的人坐公交幾乎發(fā)生在每一位公交車司機身上,幫助乘客都是公交司機應(yīng)該做的。

  在季洪剛看來,拿出2元錢給一名陌生孩子坐公交車,再平常不過,但對于唐晨皓來說,2元錢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于是他用感謝信的形式,表達一名小學生最衷心的感謝。

  魯南商報記者 樊凱 通訊員 李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