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來日照了。19日,記者在日照大學城看到,不少學生騎著摩拜單車出行,體驗了一把新鮮感。據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只是在大學城試運行,具體何時在市區大批量投放,還沒有時間表。

  山外率先引入,騎行半小時花1元

  19日下午,在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門口西側,停放著三排數十輛摩拜單車,北側就是已經運營兩年的日照公共自行車“小綠”。“好像是周五出現的,在學校公寓樓下和食堂旁也有,我已經騎了好幾次了。”山外大一學生小宮和同學小張正在掃碼準備騎車去大學城生活區。

  記者看到,這些摩拜單車分兩種,一種是前面帶筐的,且車扶手和“小綠”的沒有區別,一種是前面無筐,車扶手也與常見車型的不同。主架銀色,車輪和車筐橙色的混搭色系,讓摩拜單車的辨識度比較高。在車扶手中心位置和車座下側,均有二維碼。車座后面,寫著“半小時一元”和“掃碼使用,路邊自行車停車區還車”。

  “可以騎一下試試。”正看著,幾名摩拜單車的工作人員走了過來,其中一人給了記者一張宣傳單頁。他們當中,有兩人分別是山外和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的學生,目前正幫摩拜單車在各學校進行宣傳。宣傳單頁的顏色也是橙色,一面寫著“摩拜相約日照 快樂綠色騎行”幾個大字,下面是“日照,我們來了”幾個小字和和摩拜單車的二維碼。在單頁的背面,是摩拜單車的使用方法。記者下載了摩拜單車APP,填寫了個人信息,并按照步驟繳納押金299元,掃碼一輛車,只聽車座下面的車鎖跳動,順利地租用了一輛單車。

  “感覺舒適度上跟‘小綠’沒啥區別,就是停車方便了,不用找停車樁,找一個不影響交通的公共區域停一下就可以了。”小宮告訴記者。不過他和同學也有自己的意見,因為兩人個子比較高,他們發現摩拜單車的車座不能像“小綠”那樣可以自由調節。

  記者也試騎了一把摩拜單車,由山外向大學城生活區騎去。一路上,已經有不少學生騎著摩拜單車出行,和許多騎著公共自行車“小綠”出行的學生一起,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日照外國語學校站牌對面的停車區域,記者看到幾輛摩拜單車停在那里,于是也將車停了過去,手動鎖車后,APP里顯示已經還車,騎行的公里數、節約的碳排量以及運動成就也在APP上顯示出來。因為當天是免費日,所以沒有產生消費。

  規模化引入市區還沒有時間表

  隨后,記者聯系到摩拜單車在山東區域的相關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經過前期與山外的交流溝通后,摩拜單車在周五3月17日(周五)引入山外試運營,一共引入100多輛,僅限在大學城區域使用。“摩拜單車上有嵌入式芯片,可以實時定位,每秒都上傳所在位置,想用車的話可以在APP上查看附近的車,如果找不到,還可以通過APP上的尋車鈴聽聲音尋找。”他介紹。

  對于何時在日照市區推廣開來,這名負責人說,目前還沒有時間表。“首先得搭建好運營團隊,還要獲得日照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市民的認可。”摩拜單車會不會沖擊日照的公共自行車,他表示不會,“我覺得兩者是互補的,公共自行車在限定時間內是免費的,我們是只要使用就收費的,在這上面就會讓大家做出不同的選擇。并且我們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在最后一公里上更便民。”同時他認為,摩拜單車可能更受年輕人的歡迎。

  目前,摩拜單車已在北京、上海、濟南等近20個城市開通運營,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不過,在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亂停亂放、肆意破壞等問題,如果引入日照,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是否投放,在什么位置投放以及投放數量的問題,都會有大數據來分析決定,在投放后,則有專業的團隊來運營,“我們在濟南已經投放了1萬輛,有300多人的團隊來管理運營,效果非常好。”如果出現亂停亂放和破壞情況,運營人員則會出門干預,“比如說每個使用者有信用分,如果出現前面的情況,后面的使用者舉報后,我們核實后會扣他的信用分。”

  “其實每引入一個城市,這個城市的市民都有一個接受過程,我們會引導,當然也少不了政府的支持和市民的自覺。”他說。

  日照市交通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摩拜單車來日照,是不需要相關部門許可的商業行為。“對市民來說更方便了,但它畢竟是需要占用公共空間的交通工具,如果在運營和管理上跟不上的話,則會影響到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