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大眾網推出原生態視頻欄目--兆輝時間,特派記者李兆輝將走進山東代表團住地、代表房間,以個性化的視角,用視頻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呈現記者采訪的全過程,和網友一起看看代表們都在做些什么。
兆輝時間④
地煉企業遇到一個“坎兒”,王有德有話要說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王有德從馬來西亞“飛”回來沒幾天,就成了媒體一直關注的焦點人物。我約他在房間采訪時,就遇到了好幾撥兒記者,他們都是奔著中國地煉海外并購第一案來的。
沒有一絲褶皺的中山裝,筆挺地穿在王有德身上,讓這位地煉老總的嚴謹和儒雅彰顯得十分透徹。或許正是這種特質,才成就了這起傳奇的并購。
3個月前,山東恒源石化和殼牌馬來西亞煉油公司,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進行股權交割,這是中國地方性煉油企業完成的第一起海外并購案。
交割后,恒源石化以6630萬美元收購殼牌馬來西亞煉油公司51%的股份,擁有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企業每年將為馬來西亞提供40%的油品供應,同時發起對剩余49%股權的要約收購。
“這段時間一直在馬來西亞,處理交割后的一些事情。”王有德對我說,這次跨國并購后,恒源石化計劃在不擴大國內產能的情況下,用五年時間實現銷售收入翻兩番。然而,最近一個消息,讓他“驚呆”了。
近期,商務部下發了2017年第一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本次出口配額下發企業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中化,地方煉廠并未出現在本次配額名單之中,這也印證了此前關于取消地方煉廠出口配額的傳聞,這意味著2016年剛剛給予地方煉廠成品油走出國門的權利暫時終結。
“這樣的話,僅山東的地煉企業損失就達到500億元左右,這也直接導致地方財政損失200億元左右。”為了行業更加穩定有序的發展,避免無序競爭,王有德在本次全國人代會上將針對地煉企業出口配額的問題提出建議。
王有德說,國家應對地煉企業放開成品油出口配額。因為在淘汰落后產能換取進口原油配額的改革中,地煉企業生產的來源問題已解決,未來應該考慮怎么讓山東地煉企業的成品油走出去,占領世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