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錢不還,老賴芝麻信用積分被扣!
“哎,好不容易攢的芝麻信用,一下子被扣了200多個積分,我馬上還錢,你們快把我從失信名單上移除吧!”近日,被執行人劉某主動來到德州市陵城區人民法院,要求執行法官為自己從失信名單上除名,并答應一次性付清全部執行案款。
劉某借款投資,不料賠本,到了還款日期遲遲沒有按約歸還,被訴至法院后,雖與對方達成了調解協議,但回家后便把調解書扔到了一邊,拖欠著不履行協議中的還款義務。執行法官依法向劉某發出執行通知書、財產報告令及傳票,但劉某置之不理,于是法院將劉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隔天,劉某在使用支付寶“螞蟻花唄”分期付款服務時,突然收到芝麻信用被扣分降級的通知,這才有文章開頭那一幕。

為啥劉某這么在意他的芝麻信用積分呢?
小編為大家科普:
經常使用支付寶錢包的人都會發現,在支付寶錢包里有一個芝麻信用,在里面可以查詢自己的芝麻信用分。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推出的“芝麻信用分”通過對用戶海量數據的挖掘得出相應的芝麻分,能直觀地呈現用戶的信用水平。芝麻分的分值區間為350-950,芝麻分越高代表用戶的信用狀況越好,就可以獲得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
法院咋能扣老賴的芝麻信用積分?
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專線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共享給“芝麻信用”,當事人一旦不按期依法履行裁判文書中的義務,淪為失信被執行人,則芝麻信用等級就會降低,并且扣除相應的積分,影響網絡購物、投資貸款、出行住宿等行為。
看到了吧?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互聯網+信用將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所以小編在此奉勸那些報有“拖一拖就可以躲過去”想法的“老賴”們,別再賴了,快點兒主動履行裁判文書中規定的義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