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趙慕鶴,1912年出生于山東省金鄉縣。在大學擔任教務工作人員20多年,66歲退休;75歲當背包客游歷世界;87歲時,他以大學生身份重返校園;93歲到醫院當義工;98歲取得碩士學位;100歲時其書法作品被大英圖書館收藏;2012年以口述的形式出版暢銷書。

  這位老人,87歲陪孫子考大學,98歲取得碩士學位,現在105歲的他在臺灣清華大學中文系旁聽,準備再報個博士班。

  趙慕鶴40歲那年來到臺灣,后在高雄師范大學謀得一份職位,一直做到66歲那年退休。在同齡人都大呼“終于輕松了”,按部就班地開始安享晚年的時候,他的心卻怎么也安不下來,就像羅曼·羅蘭說的那樣: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75歲那年,趙慕鶴決定出去走走,見識見識,朋友們知道后卻沒人敢相信:年齡大得嚇人、存款少得可憐、外語就會Yes和No,出國?開玩笑的吧!對此,趙慕鶴呵呵一笑:“如果出國玩一趟要準備很久,要懂語言,要有錢,那我就三輩子都出不了國了。”見他下了決心,也有人勸他報個旅行團,他卻堅決地搖搖頭:“這樣不好玩!”

  趙慕鶴并非沖動,也不是任性,他只是明白,只要你想做一件事,總能有辦法克服困難。

  趙慕鶴開啟了老年學霸模式,他每天騎著自行車去學校,從不缺課,唯一的一次遲到,是因為自行車和摩托車相撞了。“決定做什么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所以,僅僅在課堂上用功是不夠的,當那幫孫子們玩游戲、談戀愛的時候,趙慕鶴在挑燈夜戰,在復習功課。努力沒有白費,別的小朋友都要讀六年、七年才能完成的課程,趙慕鶴用了四年就修滿128學分,在91歲那年成為全班第一個順利畢業的學生。

  105歲的他獨居在一幢老舊公寓的四層,依然堅持生活自理,每天自己買菜、做飯、洗衣,甚至拒絕別人的攙扶,因為“一靠別人,就老了”。

  從14歲學習書法,90年不間斷練習的趙慕鶴,寫得一手絕妙的鳥蟲體書法,幾十年來,他將書法義賣募得的千萬元巨款,一次次捐獻給需要的人們。

  2012年,趙慕鶴在香港成功舉辦書法展,并出版了自傳《悠游100年》,成為暢銷書作家。由于不懂電腦,其自傳只能口述,由他人代筆,深感學習、生活不便的他,后來又學起了電腦、學著在網上買票、掛號等,剛剛退休的隔壁老王又不懂這個老頭了:“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么電腦呢?”老趙聽了哈哈大笑:“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

  生平:

  1912年,出身于山東金鄉的地主之家,為家中么子。

  1918年(7歲)入私塾。

  1925年(14歲),隨清朝拔貢趙朝儀學習鳥蟲體書法。18歲之后考進師范體系,抗戰期間曾到安徽阜陽第一聯合中學任教,抗戰勝利后,于震華文學院就讀直至畢業。

  1948年,國共內戰,趙慕鶴因黑五類身份,從金鄉一路南逃至金門,于1951年(40歲)偷渡到臺灣。起初他冒名頂替失蹤軍人的身份,4年后國軍改制整編,他申請屆齡退伍,用退伍證換了身份證,再去法院自訴偽造文書,把名字改回“趙慕鶴”。

  1955年(44歲)后,通過普考的趙慕鶴于高雄女子師范學院(今國立高雄師范大學)任教,直到1977年(66歲)退休,之后又被校方延攬為營建監工。

  1986年(75歲)當背包客,暢游英、德、法國。

  1998年(87歲),考入臺灣空中大學文化藝術系。

  2002年(91歲),畢業于臺灣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系。

  2004年(93歲)起到醫院做2年義工。

  2007年(96歲),考入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考上研究所。

  2009年(98歲),以論文《中國書法美學研究—以鳥蟲體為中心》取得南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名列吉尼斯世界紀錄。同年與學生林美珠發起成立“高雄市鳥蟲體書法協會”,由其學生遲保羅擔任理事長,策劃數年,于2013年新春舉辦第一屆會員展。

  2011年(100歲),趙慕鶴將其書法作品(以鳥蟲體書寫《三國演義》卷頭詞—楊慎〈臨江仙〉)捐贈于大英圖書館典藏,并在倫敦度過百歲生日。

  2012年(101歲),在香港辦書法展,并且成為暢銷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