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日,東宇大街北側鐵路橋下積水最深處已經沒過轎車大燈。
2日,上海花園與工業北路交口的鐵路橋橋洞內,一輛汽車被積水所困,車內有一名63歲司機。黃臺消防中隊救援指揮員與一名戰士攜帶繩索、救生衣及破拆工具,將車輛側面窗戶打開,慢慢將被困司機從車內救出。
4月1日、2日,濟南連降春雨,雖然雨下得不急,但還是有很多道路因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等原因積水嚴重。有網友調侃,“雨后道路一改往日西部沙漠風格,變成了活脫脫的汽車拉力賽賽道,有柏油、有水坑、有斷路”。
地點:黨楊路與劉長山路交叉口、乾成街排水不暢致積水成河
2日10:00,黨楊路與劉長山路交叉口東,近百米道路被積水覆蓋,最深處積水已達30厘米。記者注意到,交叉路口有一處抽水泵,將積水抽到一處污水井里。“積水問題已存在一年多了,原因是下墊管道一直沒鋪設,開發商正在積極與相關部門協商。”綠地國際花都物業一工作人員稱。
在市中區乾成街,同樣因缺少排水設施而導致積水嚴重。由于此處有一所中學,不少學生都要蹚水走路。市中區市政工程管理局排水隊一蘇姓工作人員稱:“我們已派人去疏通排水管道,3日再加一套收集雨水的井箅子。”
地點:東宇大街南段、堤口路與緯十二路交叉口道路施工致坑連坑
多年來,市民一直反映東宇大街坑洼連片、乘車像“坐轎”。連下兩天小雨后,東宇大街南段已成“澤國”。市民丁女士稱:“東宇大街從去年6月開始整修,但還沒修完,地勢低的路段積水嚴重,以前還有人用泵抽水,現在也沒人管了。”
正在施工的緯十二路也面臨相同問題。道路幾乎被封閉,只在東西兩側留出小路,僅容一輛車通行。雨后的道路泥濘不堪,大小不一的坑洼讓騎車人叫苦不迭。市民李先生說:“希望相關部門能采取措施,補一補這些坑洼,不能因為修路影響通行。”
地點:藍翔路南段、東宇大街中段鐵路橋坑里灌滿水變陷阱
在藍翔路南段,整個路口布滿了大小坑洼,一場雨過后變成一個個陷阱。記者從天橋區市政工程管理局了解到,相關部門將投資2.4億元對藍翔路進行整修,目前正進行施工圖招標等工作。屆時,該道路坑洼積水的歷史將告結束。
市區不少鐵路立交橋都位于地勢低洼的地方,也是防汛重災區。3日13:00多,記者來到東宇大街中段京滬鐵路立交道,橋下積水嚴重,有些過往車輛的車頭幾乎被淹沒。據悉,該立交道將隨道路工程由鐵路部門進行拓寬,為解決積水問題,還將新建一處排水泵站。相關新聞
曾經的“老大難”歷山鐵路橋不堵了
多年來,解決歷山路北段鐵路橋積水成為難題。2日上午,記者現場探訪發現,橋下竟沒有積水。對此,歷下區市政工程管理局韓科長稱,更換泵站和新建壓力管線是主要原因。他告訴記者:“歷山路鐵路立交橋于去年4月投入4臺進口水泵,最大排水量能達到8400立方米每小時;橋下新建了壓力鋼管,防止雨水冒溢;還使用了電動化控制的格柵,這樣能阻擋積水沖下來的雜物,起到攔截作用。”
濟南地形像半個“盤子”易積水
濟南城區地勢南北走勢基本呈“盤子”剖面形狀,城區南部山丘地勢較高,城區北端為地上“懸河”黃河,城區中部偏北的北園大街、小清河周邊區域地勢低洼,膠濟鐵路東西向橫穿城區中間。
以英雄山路-緯二路-天成路-濟濼路沿線為例,“盤子”南沿二環南路處路面海拔高度為120米,“盤子”底部長途汽車站處路面海拔為23.6米,“盤子”北沿黃河大壩壩頂海拔為36.4米。“盤子”的南半邊從二環南路至北園大街長度10公里,高差96米,道路坡度很大。“盤子”的北半邊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強降雨時,“盤子”南北兩邊的降水均向底部匯集,若疏泄不及則造成內澇。“盤子”南半邊由于坡降大,雨水匯集后在極短的時間里向“盤子”底部下泄,受中間膠濟鐵路的阻礙,就會在鐵路沿線以南的部分低洼區域積水成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