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隨著一股冷空氣的到來,小雨和大風都來湊熱鬧了,這給濟南市的污染物提供了足夠的擴散條件,下午4:00左右,多個監測點位的空氣質量均為良。雖然這次霧霾消散較快,但是也有市民提議,既然已經實現了空氣質量預報,為什么不和霧霾預警響應聯系起來,在嚴重霧霾天到來之前就提前采取措施呢? 記者王曉迪
霧霾重襲省城有預報卻無應急響應
今年中秋節開始,濟南市實現對第二天空氣質量的預報。而在中秋節小長假的最后一天,預報顯示節后第一天的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雖然預報的是重度污染,但是相關部門并沒有啟動應急響應,好在第二天的空氣質量沒有預報的那么嚴重。而昨天上午,省城又一度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霧霾,站在高樓上往常看得很清晰的高樓也看得比較模糊。到了下午,大風襲來,天氣轉涼,深呼吸一下感覺空氣清新了許多。再看看下午的空氣質量狀況,除了一個點位AQI(空氣質量指數)指數過百以外,其他的點位都為良好。
雖然昨天下午,環保部門對今天的環境空氣質量預測為二級良好,不過空氣中首要污染物仍為PM2.5,建議采取的措施: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不過考慮到供熱期的臨近,不少市民又再次為空氣質量擔憂,今年還會出現去年長達月余的連續霧霾天嗎?
空氣質量預報能否聯動應急預案
隨著對空氣質量關注度的提高,市民希望除了在空氣質量監測預報上越來越人性化之外,在遏制空氣質量惡化方面,市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行動。有市民就提議,既然能實現空氣質量預報了,為什么不能把預報和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預案聯動起來呢?
據悉,今年濟南市政府出臺《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方案》,方案中規定,應急方案視空氣污染情況分為三個級別——空氣質量指數(AQI)在201至300范圍時為重度污染天氣;AQI 在300以上500以下時為嚴重污染天氣;AQI達到500時為極重污染天氣。當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500時的持續極重污染天氣,將強制實行車輛單雙號行駛,其他級別也對應著相應的措施。AQI超過201,而且未來48小時出現持續重污染時,就可啟動應急方案。
而由于目前空氣質量預報是24小時,還無法對未來48小時的空氣質量情況作出判斷,因此很難讓空氣質量預報和應急響應形成制度化的聯動。
今冬氣質預報延時,考慮與霧霾預警聯動
對于市民的建議,濟南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濟南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推出分時段、分區域的細化預報。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采暖季后,濟南空氣中的污染物變化將會相對頻繁,到時候會考慮進行分時段預測,并可能增加48小時,甚至是72小時的預測。這些預報會根據實際的情況適時推出,讓空氣質量預報更貼近公眾的感受。”
除此之外,為了空氣質量預報的準確性,此前,濟南市環保部門利用1年半的時間,專門建立了濟南市的污染物排放清單,目前已具備空氣質量預報的區域化甚至是區縣化的能力。“隨著預報工作的繼續推進,肯定會實現預報區域的逐步縮小。而且未來濟南的空氣質量預報還會與霧霾預警相結合一同發布給大家,讓大家提前一天做好防護措施”。而這一技術的進步,也將讓人們更及時的對即將到來的霧霾天做出更全面的應對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