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升高,應季水果紛紛上市,櫻桃作為春季第一果,一進入五月,就在人們的熱切期盼中閃亮登場。

5月21日,費縣大田莊鄉第七屆大櫻桃采摘節暨美食文化節開幕。開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櫻桃擂臺賽。來自55名種植戶的大櫻桃在盤中搔首弄姿,散發著迷人的果香,一盤盤的閃著誘人光澤的紅色鮮果在綠葉的襯托下格外吸引人的注目。評委們正在緊張的進行評比,通過測單果重、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看果品外形外觀等三項標準進行嚴格審核、打分。評比結束后,現場確定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并對獲獎的果農頒發了證書和獎品 。

作為從第一屆就開始做評委的費縣果業局技術推廣站站長孫騰飛來說,費縣大田莊的櫻桃,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
“咱們費縣的櫻桃,個頭大,味道酸甜適中。而且,果農們所使用的都是有機肥料。不僅沒有污染,更使得櫻桃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口感也更好。”

“我們家從90年代就開始種櫻桃,以前是那種小櫻桃,收入并不高。后來我們通過技術改良,改種大櫻桃,再加上櫻桃節的宣傳,現在的收入翻了好幾倍。”曾經四次獲得冠軍的“櫻桃大戶”周寶英對記者說,“我們用富硒肥料,種出來的櫻桃就是富硒櫻桃。口感好,營養價值高,特別受市場的歡迎,價錢就高。現在我們家的櫻桃采摘園,最好的櫻桃品種,一斤在30元左右,雖然貴,但是來采摘的人還是特別多,一天就能賺五六千,一個櫻桃季,我家能收入20多萬”。
除了富硒櫻桃,大田莊鄉果還建有蘋果、板栗、奶油桃等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全鄉有果樹種植聯合社2家、合作社40多家、采摘園50多家,注冊了“天蒙園”、“寶櫻”、“連峪紅”等果品商標。
依托當地的果品資源優勢,大田莊鄉積極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引導群眾發展休閑農業和旅游服務業,建設農家樂80多家、農家賓館90多處,采摘園、垂釣園、農事體驗園80多處,開發盆景、花卉、根雕、蜂蜜等特色旅游農產品30多個品種,特色經營戶達到170家。

為推動旅游產業提檔升級,大田莊鄉還以“發展全域旅游,建設美麗田莊”為目標,引進了東方集團投資20億元開發全域生態游,建設大田莊國際度假酒店、東方潤寶農業部落、頤心苑養老養生基地、大型停車場等4組項目,流轉土地1300畝,設置生態種植、休閑觀光、采摘垂釣、光伏發電、科研教育和市場流轉等6大功能區,建設沿街樓、日光溫室大棚、智能光伏大棚、觀光棚等,引領全域生態游快速發展。
“我們鄉旅游資源底子特別好,在全縣提出‘全域旅游’的口號之后,我們就很快的融入進去了。”大田莊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馬兆龍表示,“提出這個口號之后,我們全鄉積極推進,運用當地特色,發展鄉村采摘旅游,每年的櫻桃節,就是我們的特色。現在,我們的游客量每年能達到100多萬,季節合適的時候,路上車水馬龍,客流量特別大。”
近年來,費縣積極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區。大田莊鄉以“保護鄉村風貌、凸顯鄉村風情、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村記憶”為目標,整合自然、生態、人文、農業等優勢資源,建設了迎賓門、果香慢谷景區入口、果香驛站,鄉村大舞臺,“農水館”,石砌景觀墻、紫藤廊架、家鄉好文化廣場,“村史館”,五圣文化園,打谷場、民俗文化館等景點,修復建設抗大一分校舊址、王杰紀念館等紅色旅游點,形成了一批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優質高效、文化特色濃郁的生態文明美麗鄉村,實現了從整潔鄉村到風情鄉村、休閑鄉村的轉變,營造了“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畫中”的鄉村美景,打造成為農民的幸福家園和市民的休閑樂園。成為省級生態鄉鎮、省級旅游強鄉鎮、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周家莊村去年被評為國家級美麗宜居村莊,是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省級旅游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