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涂玉龍 姜佳良)眼下有很多的網絡交易平臺,通過網上交易那是相當的快捷迅速,許多商家也都通過網絡交易平臺銷售產品,可是,就有一些不法分子瞅準這種機會去行騙。1月3日,大嶺派出所民警根據偵獲的線索,在蘭山區臨西九路與解放路交匯處附近將詐騙犯罪嫌疑人龐某抓獲。
王先生在大山路和宏達路附近開了一個手機賣場,2016年12月份左右,他的店里來了幾名年輕人,說是推廣一個網絡交易平臺。據王先生回憶稱,“送了一箱香蕉,當時給我說是我們做了平臺推廣,團購性質的平臺,平臺不要錢,免費的形式。”同時,幾位業務員還說,加入這個平臺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商家能多賣錢。你客戶過來消費,你賣的東西我們多給你10%的錢,買東西多的客戶能省得15%。當時,王先生聽了也是有疑慮,平臺這樣做肯定是賠錢的啊,但業務員下面的話讓王先生的顧慮打消了一多半。“我們就是推廣這個平臺的,是后臺老板在燒錢,就像以前滴滴燒錢補貼那樣,是讓客戶形成用我們這個平臺的習慣。”
雖然王先生還有些半信半疑,但最后王先生還是決定試一下這個平臺,對這平臺進行了注冊。
過了兩三天,王先生店里來了一位客戶,聲稱希望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易。“我自己用這平臺習慣了,想通過這個平臺買東西。”當時王先生問了一下客服,客服那邊回應,可以在平臺上交易了。但是,當時交易的錢全部打入了平臺的賬號,必須等下周的周一王先生才能從平臺上提現。過了一個星期后,那位用這平臺進行付款的錢真的是提出來了,并且還真的與推銷人員所說的一樣,多掙了10%
不就,王先生使用平臺賣貨多掙錢的事也被周圍圈內的朋友知道了,大家感覺平臺不錯,于是陸續有人也加入了進來,本以為都可憑這支付平臺多掙點錢,可事情的結果并沒想商戶逾期的方向發展。在大家通過平臺賣手機,沒幾日的時間,客戶端顯示現金無法被提現,最后平臺直接關了,直接登陸不上。就這樣,十幾戶商家共損失了6萬余元,意識到上當受騙的他們聯合起來報了案。
大嶺派出所民警在接到報案后也立即展開調查,1月3日,將犯罪嫌疑人龐某抓獲歸案。
經審訊,龐某雇傭人去假扮消費者,前往推銷過的商戶那,用這個平臺來支付買手機的費用,而買來的手機,龐某又賣到某商場。同時,龐某能夠隨意支取平臺上的資金,而這些騙來的錢,都讓龐某支付工資或者是揮霍了。
目前,龐某已經被刑事拘留了,而商戶們被騙的6萬余元,龐某的親屬已經賠付給商戶們了,案件還在進一步的調查處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