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雙胞胎,姐妹倆同時上大學
想到父母如此艱辛地供她和弟弟妹妹們讀書,李靜的眼淚決堤了,久久無法平復。


就讀于費縣實驗中學的李靜,有一名雙胞胎妹妹和一名正在讀小學的弟弟,在班上,她是一名生活委員,非常勤快,人緣特別好,在家里,也是一個懂事的女兒、稱職的姐姐,不僅要幫父母分擔農活、家務活,也會督促和輔導弟弟功課。初中時,母親在工地打工中被水泥砸中,頸椎從此落下病根,從此不能再干重活,家里不僅要供養三個孩子上學,還要贍養老人,生活來源僅靠父親外出打工、母親給別人做手工活勉強支撐。如果說,以前這個家雖然清貧,但勉強還過得去,可如今要同時負擔姐妹倆同時上大學,家里就不堪重負了。
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什么憧憬時候,李靜說,進入大學后,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做些家教,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學業,不想再給家里增加負擔了。這個暑假,她已經聯系好村里的學屋,打算去給村里的孩子輔導功課,掙些生活費用。
這個男孩,父親腿部殘疾,他還是單親
對于一般男孩來說,做家務是一件頭疼的事,有的甚至連掃地都不會。但這些對于陳浩然來說,卻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從懂事開始,他就幫著爸爸做家務,掃地、做飯、洗衣服。他說,家庭的貧困讓他比同齡男孩懂得更多。

采訪時,陳浩然并不愿提及自己的母親,但從他的眼神中,記者可以看出很多的無奈與痛楚。因為母親患有腦癱,父母在多年前就已離婚。由于父親腿部殘疾,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所以,小時候常年跟隨父親在外打工流浪。現在父子倆租住的房子,也是父親工作的塑料廠領導見他們家境困難,就騰出了一個房間租給他們,只收水電費和少額房租。高中時,學校在了解到陳浩然的情況后,為這名優秀的學生,提供了一部分獎學金。最終,他沒有辜負父親和老師對他的期望,在今年的夏季高考中取得了628分的好成績。
兒子的懂事讓父親感到欣慰。陳浩然自懂事開始就幫忙做家務,這讓父親省心不少。陳浩然父親說,“每天工作回來,都和兒子一起做飯,覺得很幸福。”“現在我和爸爸相依為命,我將來一定要讓爸爸過得幸福。”陳浩然看著父親也懂事的說到。
自圓夢行動啟動以來,費縣團委對縣區各學校內貧困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統計、摸底工作,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拓寬籌資渠道,宣傳介紹國家扶助政策,在全縣范圍內弘揚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美德之風,組織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圓夢行動中來,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圓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