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沂蒙六姐妹”唯一健在的伊淑英老人因病去世。為深入宣傳“沂蒙六姐妹”先進事跡,充分發揮先進模范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全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開展,進一步激勵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為全面建設“綠富美”蒙陰不懈奮斗,近日,蒙陰縣委決定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向“沂蒙六姐妹”學習活動。
伊淑英、伊廷珍、張玉梅、冀貞蘭、楊桂英、公方蓮是沂蒙山區涌現出的著名擁軍支前模范群體。革命戰爭年代,她們堅定不移跟黨走,忠誠為黨工作,冒著紛飛戰火,為部隊當向導、運彈藥、籌糧草、做軍鞋、抬擔架、護傷員,展現了沂蒙人民“一口糧,做軍糧;一尺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的忠誠大義,為孟良崮、萊蕪等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1947年6月10日,《魯中大眾》以《婦女支前擁軍樣樣好》為題,報道了她們的事跡,“沂蒙六姐妹”廣為傳頌。解放后,她們響應黨的號召,把子女送到衛國戍邊前線,幾十年如一日地開展擁軍慰問活動,帶頭發展生產、建設家鄉、倡樹新風,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業績,先后被評為“全國愛國擁軍模范群體”、“全國十大愛國擁軍新聞人物”和“全省十佳兵媽媽”等榮譽稱號。“沂蒙六姐妹”用一生踐行著“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詮釋著黨政軍民生死相依般的魚水深情,成為老區黨員干部群眾心中一座永遠的豐碑、一面鮮紅的旗幟、一部生動的教材。
觀看一部專題影片。“七一”前后,深入鄉鎮街區、縣直部門單位和345個村(社區),巡回放映專題電影《沂蒙六姐妹》,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集中觀看,再現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六姐妹”一心向黨、破家支前的動人事跡,重溫“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的魚水深情,引導黨員干部深入思考“入黨為什么、在黨干什么”和“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問題,不改初衷,不忘初心。目前,已放映專題電影30余場次,觀影黨員干部5200余人。
舉辦一場主題報告會。邀請市委黨校教授和老英雄、老模范,舉辦“緬懷沂蒙六姐妹、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報告會,全面解讀“沂蒙六姐妹”的精神內涵、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用親身經歷、鮮活事例說明老區黨員的標桿標準是什么,進一步激活蘊藏在每個老區黨員干部血液中的“紅色因子”,自覺當好沂蒙精神的傳承者,做新時期沂蒙優秀黨員。
開展一輪現場教學。組織黨員干部到提升改造后的孟良崮黨性教育基地和沂蒙六姐妹紀念館開展一次現場教學,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在實情實景中洗滌靈魂,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覺悟,提高工作標準,提升人生標桿,激發為民干事、從實創業的現實擔當。
打一場脫貧攻堅的“新孟良崮戰役”。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把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出的精神力量,及時轉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持久動力,帶著“還恩、還情、還賬”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提高標準、提高效率,一絲不茍摘“窮帽”,全力以赴拔“窮根”,走在前列,干在實處,確保2016年40個貧困村“摘帽”、80%的貧困人口脫貧,2017年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當前,蒙陰正處于提升發力、轉型跨越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綠富美”蒙陰、實現與全市全省同步比全國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沂蒙六姐妹”精神來支撐;打贏脫貧攻堅、轉型升級、項目建設、最美鄉村、民生事業五場攻堅戰,創造老區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需要一大批像“沂蒙六姐妹”這樣的優秀黨員來擔當。開展向“沂蒙六姐妹”學習活動,就是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先進先輩為榜樣,學習她們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樹立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三個自信”,時刻做到愛黨、憂黨、興黨、為黨;學習她們勇于擔當、崇尚實干的優良作風,使命在心、責任在肩,夙興夜寐、激情工作,困難面前不低頭,發展當中爭一流,立足本職作貢獻,堅定不移地推動中央和省市縣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學習她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獻精神,模范遵守黨的“六大紀律”,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時時處處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