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演出謳歌時代英雄,感人篇章洗禮人性靈魂。5月30日晚,由武警山東總隊根據“獻身使命的忠誠衛士”張楠烈士先進事跡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好兵張楠》在臨沂大劇院成功上演。

據悉,劇中演員均為張楠生前戰友。演出在密集響起的“槍彈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拉開序幕,全劇以“當一個好兵為主題”,以張楠烈士“面對人生規劃,當明星還是當兵?面對提干未成,退伍還是留隊?面對失去親人,回家還是出征?面對身負槍傷,回國還是堅守?”四次重大選擇為主線,通過戰友趙軍的回顧講述,生動再現了張楠立志參軍、歷練成長、生死離別、受命出征、負傷請戰、忠魂歸國、英雄永生等一個個人生片段,從不同側面真實反映了英雄張楠貼心向黨、忠誠報國的遠大志向,展示他矢志強軍、精武強能的使命情懷,詮釋了他恪盡職守,永爭第一的執著追求,謳歌了他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血型擔當,為觀眾塑造了一個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好兵形象。演出引發現場觀眾共鳴,數次響起熱烈的掌聲,不少觀眾流下感動的淚水。
“張楠生前在臨沂服役,可以說這里是張楠的第二故鄉,此次話劇在臨沂上演,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本次演出就有很多關于臨沂的元素。”面對記者的采訪,話劇導演同時也是張楠母親的扮演者郭佳動情地說,“每場演出,我們每次為之深深感動,每位演員都是在用心用情去觸摸和追憶我們對戰友張楠無盡的思念和緬懷。”英雄已逝、魂歸故里,英雄的事跡人們不曾忘記,在沂蒙大地這片紅色沃土,在川流不息的沂河之濱,巍峨聳立的蒙山之巔,好兵張楠的故事,仍會隨著寒來與暑往,訴說著軍人的榮光,無論過去、現在或是將來。
“基于我和張楠相似的從軍經歷、外貌特征等方面的原因,由我來演張楠這個角色,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自豪。”張楠的扮演者殷銘章激動地對記者說,“通過演出,對我本人也是一種收獲和洗禮,張楠用年輕的生命捍衛了我們中國軍人無尚的光榮和神圣的使命,值得我們每一軍人致敬和學習。”“非洲之角”索馬里,相距祖國萬里之遙,28歲的青春年華定格于此,用生命維護著和平與正義,續寫著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而今,英雄長眠祖國,但錚錚誓言仍感人肺腑;軍人本色仍洗禮靈魂,舞臺和藝術讓英雄的光芒得以續寫與傳承。
張楠,河北省吳橋縣人,1987年12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生前系武警山東總隊臨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班長,上士警銜。2015年7月26日,在執行駐索馬里大使館警衛任務時遭受炸彈襲擊,壯烈犧牲。2015年7月,武警山東總隊批準張楠為烈士,共青團山東省委追授“五四青年獎章”,武警部隊追授“中國武警忠誠衛士”獎章。2015年10月,武警部隊追授“獻身使命的忠誠衛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