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臨沂4月14日訊(記者 江志宇)“思想觀念改變了,才能真正實現脫貧。”2016全國媒體聚焦“世界長壽之鄉·最美生態費縣”大型采訪活動記者一行來到費縣馬莊鎮,談起自己駐村扶貧的經歷,令省委宣傳部派駐馬莊鎮第一書記金棟感觸最深的,就是移風易俗。
核桃峪村村民長期以來對喪葬問題都是大操大辦,辦一場喪事往往花掉一個家庭兩三年的收入。據金棟介紹,當時壓力特別大,足足有一個多月失眠,考慮哪些問題可以改,哪些問題可以去掉,哪些地方容易出現問題,哪些地方容易引起群眾反對意見。只要開展了這項活動,就不允許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再彌補是來不及的,所以在開展之前任何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到。做通村黨委的工作,做通黨員的工作,做通群眾的工作,一層層的開展起來,壓力特別大。這件事的成功,要特別感謝村書記、感謝村黨委成員的信任和支持。
從一個沒有農村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到現在融入核桃峪村和村民打成一片,“第一書記”給大家真正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的同時,也給大家扶了“智”。金棟說,自己一進村就帶著題目來的,就想到在村子里開展移風易俗這件事。為了讓村黨委和群眾認可、接受自己,金棟先給村子里修了廣場,通了有線電視,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立了衛生室,讓群眾一看,第一書記是給群眾干實事的,認可了你,接受了你,對你很親切,你在群眾當中特別有威信,這個時候切入移風易俗這樣的改變思想觀念的難題,相對也就好開展了。
駐村“第一書記”金棟給村子帶來的變化,村里的村民都看在眼里,“‘第一書記’從群眾最關心的、最現實的基本問題入手,比如說解決道路的問題,包括廣場的問題,群眾的文化生活,讓我們能夠切身感受到這種變化,看得見,摸得著,得了實惠,從而群眾加深了對第一書記的信任和支持。”在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同時,金棟還從在改善生活條件,生產條件的基礎上,幫助村里理清發展的路子,解決群眾致富的問題。“原來這個村是核桃專業村,但是銷路不好,我來了之后,搞了互聯網+,把產品在網上銷售,注冊了商標,打開市場,群眾收入增加了,同時幫助村里把班子進一步理順、建強。”金棟告訴記者。
說起網上銷售,金棟有著自己心得。之前,村里圈出來300畝地,種植核桃,引進了品牌希爾,這個品牌皮薄肉實,口感非常脆,沒有普通核桃的澀味,深受消費者歡迎。但是因為受到傳統銷售渠道的限制,主要以本地消費者為主。金棟來到村里后,通過網站、微信朋友圈、微博朋友圈進行宣傳,同時,為了擴大知名度,還注冊了“核桃山谷”品牌。目前,全國各地都可以買到核桃峪村的產品,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