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臨沂3月17日訊(記者 公勛 通訊員 孫一鳴 王倩)15日,臨沂全市漁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回顧總結了2015年漁業發展工作,安排部署了2016年的重點任務。據了解,今年臨沂全市計劃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5.2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5.8萬噸,同比增長3.9%;漁業經濟總產值41.7億元,同比增長13.6%;漁民人均純收入16490元,同比增長8.7%。熱愛休閑垂釣的市民可有福利了,今年我市將新建10多處休閑垂釣示范基地,還有沂南馬牧池沂蒙紅色休閑漁業園、莒南磐龍河休閑漁業公園、沂水丹鵝湖休閑漁業公園等5個休閑漁業園區。除了加大休閑觀光漁業的發展、在漁業良種業、現代漁業園區規劃建設、智慧漁業等方面都將實現新突破。
2016漁業重點任務:
1、漁業園區建設:新建云蒙湖生態區等4個現代漁業園區
新建4個園區:蒙陰云蒙湖生態區新官莊現代漁業園、郯城現代漁業產業園、蘭陵考村水庫生態漁業綜合園區、費縣浚河世紀生態漁業園。
提升4個園區:臨沂現代漁業產業園、沂水富眾漁業生態園、蒙陰海潤現代漁業園、臨沂龍潭湖現代漁業園。
創建示范園區:爭取新增省級現代漁業示范園區1個以上,結合園區規劃建設,向省廳申報2—3個省級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優質魚產業項目,申報2個陸基標準化漁業基地建設項目。
2、休閑漁業:新建10多處休閑垂釣示范基地
在全市區域內重點編制一批休閑垂釣園區、基地。新建設10多處休閑垂釣示范基地,5處以上休閑漁業園區,側重推進沂南馬牧池沂蒙紅色休閑漁業園、莒南磐龍河休閑漁業公園、沂水丹鵝湖休閑漁業公園、沂水馬連河休閑漁業公園、費縣浚河休閑漁業公園等建設。
上半年,舉辦2016中國·臨沂(龍潭湖)休閑垂釣大賽,面向全國,規模1000人。發展城市觀賞魚產業,在蘭山、羅莊、河東、郯城等有一定基礎的縣區,建立觀賞魚養殖基地,推進觀賞魚銷售市場建設,打造臨沂觀賞魚品牌。
3、生態漁業:增殖放流苗種4500萬尾以上
實施“放魚養水”工程,在岸堤、跋山、陡山、許家崖、會寶嶺5座大型水庫和沂河城市水系增殖放流苗種4500萬尾以上。
10月份,在沂河陽光沙灘舉辦2016第六屆中國·沂河放魚節,啟動全市水庫、河流、濕地系列增殖放流活動。在沂河建設1處集漁業文化宣傳、資源養護知識普及、旅游觀光、增殖放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放魚臺示范點。對沂水浯河馬口魚開展生物學及生態環境研究,爭取新建立1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4、拓展遠洋近海漁業
鼓勵和支持現有的2家遠洋漁業企業,以購買其他國家配額船只或發展“過洋性”捕撈等方式,擴大規模,提高產量。融入近海,走向海洋,發展近海灘涂養殖、海水養殖和海島開發利用等,逐步探索內陸城市參與海洋漁業和海洋經濟開發的路子。
5、發展水產品市場流通和冷鏈物流
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推進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以河東區天祥冷鏈物流園(原河東九曲水產品批發市場)為依托,規劃建設水產品冷鏈物流交易中心。積極鼓勵和引導漁業企業、合作社入駐“中國水產商務網”,大力發展漁業電子商務。
6、創新發展智慧漁業
積極創建山東省魚病總醫院臨沂分院和臨沂市水生動物疫病監控中心,爭取建設省內一流的區域性水生動物防疫檢疫中心。結合漁業技術遠程服務與管理平臺建設,在現代漁業園區、重點養殖基地推廣應用水質在線監測、疫病遠程診斷、水產品質量追溯、水產品電子商務等手段,建立漁業電子信息化管理平臺和水產品網上銷售平臺,新增“漁業通”終端和手機用戶1000戶。
7、推行“企業+合作社+漁戶”生產經營模式
加強新型漁業組織建設,培植漁業龍頭企業,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漁業企業領辦合作社,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發揮龍頭企業的優勢,打造集養殖、捕撈、加工、漁船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合作社。積極發展家庭漁場等新型漁業經營主體。開展示范社創建,提高合作社示范帶動能力。新成立漁民合作社5家,新增國家級示范社1家、省級示范社3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