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
九年前,一個名為“天使回聲--貧困失聰兒童救助行動”的慈善活動在臨沂發起,來自全國各地的60名貧困家庭的失聰兒童相繼得到救治,徹底走出了無聲世界。
隨后幾年里,愛心在在全國蔓延。
多年過去了,這家曾發起并先后捐款150多萬元的醫院,以及多次捐款的臨沂企業、市民,仍然惦記著那些在臨沂“重獲新聲”的孩子們……
3月1日上午, 8歲的文文拉著媽媽的手一蹦一跳地來到臨沂市人民醫院,剛走進三樓一間診室,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陳彥林一眼認出這個孩子。
“那年我還抱過這個孩子,沒想到這么大了!2009年5月,就是陳彥林為文文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那時文文才1歲多,現在的她已經是市區一所小學二年級學生。
從一出生,文文就聽不到任何聲音,更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開口學說話,文文的父母后來聽說臨沂市人民醫院正在開展“天使回聲--貧困失聰兒童救助行動”,就給孩子報了名,文文隨后得到救助并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如今,文文上和正常孩子一樣成長、上學……
像文文這樣失聰的兒童還有很多!
權威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有失聰兒童超過80萬名,每年新生聾兒近3萬名,面對動輒數萬元乃至數十萬元的手術費和后期康復治療費,不少貧困家庭的失聰兒童不得不放棄治療,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而終生聾啞。
2007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央電視臺、臨沂市人民醫院共同發起“天使回聲-貧困失聰兒童救助行動”,并由臨沂市人民醫院注入首筆100萬元資金成立“天使回聲基金”,資助貧困家庭失聰兒童進行手術和康復治療。
同年5月20日,中央電視臺“春暖2007-愛心總動員”晚會上,“天使回聲基金”正式揭幕,隨后在北京舉辦的“天使回聲基金”捐贈暨資助儀式,共募捐資金230萬元,首批30名貧困家庭的失聰兒童隨后得到康復治療。
在首批30名失聰兒童中,青島即墨市七級鎮康家莊的女孩康碩雙耳全聾,親戚從電視上看到了“春暖2007-愛心總動員”晚會,得知臨沂市人民醫院可以幫康碩,康碩父母趕緊報了名。
2007年9月,康碩作為第一批受救助的孩子在臨沂市人民醫院成功的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經過語言康復訓練后,他已經能夠熟練的講話。
“現在孩子上五年級了,說話交流都挺好,如果在9年前,沒有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和臨沂市人民醫院的幫助,我們一家到現在還生活在痛苦之中,是這些好心人給了我們整個家庭新的希望。”電話里的康碩母親難掩激動。
愛心猶如扔進湖水中的石子,瞬間激起了層層漣漪。很快,這個活動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加入其中,越來越多的貧困失聰兒童得到了救助。
2009年5月29日,“天下無雙”博愛在齊魯走進臨沂公益群星演唱會在臨沂人民會堂激情上演,毛寧、李玲玉、姜育恒等知名藝人登臺為愛心歌唱。
演唱會上,臨沂市人民醫院再次捐款50萬元,羅欣制藥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也捐出28萬余元,用于資助貧困失聰兒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截至當時,“天使回聲基金”累計募集善款480多萬元,已經對62名貧困失聰患兒實施了救助。
生活在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勝利村的程路平,是家人眼中的掌上明珠,她喜歡唱歌跳舞,可是卻被舞蹈學校拒之門外,因為天生耳聾。
為了救孫女,爺爺把家中耕地的牛都賣了。經過多方努力,2011年3月,小路平在臨沂市人民醫院做了人工耳蝸手術,走出了無聲的世界。
蘭山區的女孩小旭也是受助孩子之一,他的父親闞先生談起當年受助過程時非常感慨:“孩子能正常上學,我們一開始想都不敢想,現在孩子長大了,而且她和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上學,對于我們這樣的家庭來說,這比什么都重要。”
確實如這些家長所說的,沒有任何事比孩子健康成長重要。
在今年全國愛耳日前夕,臨沂市人民醫院慈善辦工作人員電話回訪了全國各地多名獲救助孩子的家人,讓人欣慰的是,如今他們已徹底走出了無聲世界,這些孩子不僅正常說話交流,也和正常孩子一樣進入小學念書。(作者:報紙病了 季本晨)